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幻灯片  >> 查看详情

追梦中华·红色记忆(一):冯白驹临危受命

来源: 海内外资讯  日期:2020-09-15 20:18:20  点击:6548 
分享:
如火如荼的自由贸易港建设,正让海南大步走向世界。海南,又名琼崖,从昔日苏轼等被贬之地,到如今中外游客心向往之的胜地,沧桑巨变,始于70年前的解放海南岛战役。


如火如荼的自由贸易港建设,正让海南大步走向世界。海南,又名琼崖,从昔日苏轼等被贬之地,到如今中外游客心向往之的胜地,沧桑巨变,始于
70年前的解放海南岛战役。


在这场“木船打败军舰”的伟大战役中,发挥了关键的接应配合作用的武装队伍,就是诞生、成长在海南本岛的冯白驹领导的琼崖纵队。与这支队伍的一个小分支红色娘子军相比,琼崖纵队似乎没有那么广为人知,但他坚持孤岛奋战,“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历史更加传奇。
1949年,周恩来评价琼崖纵队:“海南的斗争坚持了二十多年,红旗不倒,这是很大的成绩。”1950年初,毛泽东指出了解放海南岛的两个有利因素,其中之一就是“有冯白驹的配合”。
1937年下半年,正值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关键时期,发生在海南的一起秘密逮捕案,激起各界义愤。海南人民示威游行,海外华侨纷纷写信,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亲自向国民党当局提出抗议。

被秘密逮捕的人,就是后来被周恩来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的冯白驹将军,时任琼崖特委书记。

冯白驹是土生土长的海南人。从高楼林立的海口市区出发,大约半个小时,就来到了他出生的地方——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长泰村的冯白驹故居。这里椰树苍翠,一片幽静,但曾经的血雨腥风和革命志士没有被人们忘记,故居内常年展出的冯白驹生平,亦是琼崖革命斗争简史的生动写照。

冯白驹出生于1903年,少时依靠父亲经营石场打石头的收入读书上学。1919年,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海南,正在琼山中学读书的他和同学们一起游行示威,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1925年,冯白驹考上了上海大夏大学预科,期间经常阅读《向导》等进步书刊,并目睹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就在这时,父亲来信说,家里的石场被富人霸占,无力再供他读书。

家庭变故,国难当头,冯白驹决心参加革命,他找到了在家乡读书时的老师徐成章。徐成章也是琼山县人,1922年加入了共产党,1924年,中国共产党直接创建和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装铁甲车队成立,他被周恩来选定为队长。徐成章告诉冯白驹,“我还是希望你回咱们琼崖去,回家乡干革命”,并让他联系同是琼山人的共产党员李爱春。

1926年初,冯白驹回到了阔别一年的故乡。这一年,海南岛的革命斗争正在蓬勃兴起:年初国民革命军渡过琼州海峡南征,结束了军阀邓本殷的反动统治;中共广东区委(当时海南隶属于广东)先后派来了王文明、罗汉、冯平等革命干部,不久琼崖党组织和革命武装的创建人之一杨善集也回到家乡海南;2月,中国共产党琼崖特别支部成立,随后,文昌、琼东、乐会、万宁、澄迈等县都建立了党支部,各地纷纷发动工农青妇运动,琼崖掀起了大革命高潮。经李爱春介绍,冯白驹被派往海口郊区领导农民运动,迈出了革命生涯的第一步,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就在琼崖革命风起云涌时,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422日,血雨腥风刮到了海南岛,驻琼崖的国民党反动派突然出动大批军警,在海口、府城(今海口市琼山区府城街道)包围了工会、农会和学生联合会等进步民众团体,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实行大逮捕、大屠杀。

冯白驹这天恰好从乡下回海口的农民协会办事处,他回忆:“吃过中午饭后,就到客厅翻看报纸,看到四月十五日国民党军警在广州抓共产党人,心中有点奇怪,就走出办事处到外边了解了解情况,刚走出办事处几十步,回头一看,军警已把办事处包围了。我急了起来,就加快脚步,跑到郊区某乡农民协会去了。”在农民家里隐蔽了几天,得知国民党天天在海口抓共产党人和革命学生,冯白驹就和几个农民会员一道,买了香烛、元宝、纸钱等祭品,装扮成回乡扫墓的样子,回到了长泰村自己家里。

更多的同志来不及隐蔽,倒在了敌人的屠刀下,冯白驹的入党介绍人李爱春也英勇就义,方兴未艾的琼崖革命进入了低潮。人心惶惶中,冯白驹在临近长泰村的本里湖村找到了撤退隐蔽的地委书记王文明。劫后相逢,喜出望外,王文明指定冯白驹担任县委书记重组琼山县委。
秘密寻访失联同志、组织短枪队、建立农民武装队伍,在冯白驹的努力下,本是“四二二”反革命政变后重灾区的琼山,迅速恢复了革命工作,并成为了此后20多年支撑琼崖革命的红色“堡垒”。“堡垒”有多坚固?从琼山的长泰村可见一斑。作为冯白驹故居的管理员,冯白驹的堂侄冯尔动长年生活在这个僻静的小村子,他说:“附近5个村子的村民都跟着冯伯伯干革命,长泰村13户人家,多半被敌人残杀,房屋被烧毁。仅冯伯伯的亲属,就有11人先后被敌人杀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278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的第一枪,随后八七会议召开,中国革命开始历史性转变。为了配合湘、鄂、赣、粤四省的秋收起义,923日,在琼崖特委(19274月,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改为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简称“琼崖特委”)的直接指挥下,包括琼山在内的各县工农武装组成的“琼崖讨逆革命军”,进攻嘉积(今琼海市嘉积镇)外围的椰子寨,揭开了琼崖武装总暴动的序幕。

琼崖讨逆革命军,后来先后发展成为琼崖工农革命军、琼崖工农红军、琼崖抗日独立队、琼崖抗日独立纵队等。队伍的名称有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琼崖人民军队的性质却没有变过。因此,椰子寨战斗这一天,是琼崖纵队的诞生纪念日,也是“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起始日。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赖永生向记者解释:“红旗,就是指我们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斗争。从椰子寨战斗打响第一枪,直到1950年海南岛解放,我们的武装斗争没有间断,一直在战斗。”

椰子寨战斗中,年仅27岁的琼崖早期革命领导人杨善集牺牲了,但全琼武装总暴动的烈火从此愈烧愈旺,尤其是192712月,徐成章率部南征,两个月内横扫400余里,所到之处,苏维埃红色区域连成一片。面对琼崖革命的燎原之势,19283月中旬,国民党广东当局派第十一军第十师师长蔡廷锴率4000余人,在地方反动武装的配合下,“围剿”年轻的琼崖苏区和红军。赖永生介绍说,当时琼崖红军只有1400余人,敌强我弱,我们武器装备也差,加上受到“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响,最终寡不敌众,至11月,红军反“围剿”斗争宣告失败。“琼崖革命在大革命时期有‘两起两落’,这就是第一次‘落’。”

令这次低潮更为雪上加霜的是,1929年,位于海口的琼崖特委机关被破坏,领导干部几乎全部被捕杀害。所幸,在此之前的192812月,为保存革命力量,王文明率红军130余人,以及琼苏政府直属机关等600余人,向母瑞山转移,开辟了新的革命根据地。



母瑞山是五指山向东北伸延的一支山脉,位于海南的安定、乐会、万宁等县交界处,离海口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方圆一百多公里的山上古树参天、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是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的天然战场。正是在这里,王文明带领仅剩的队伍搭建茅草棚、砍山开荒、办起红军农场、建立基层苏维埃政权,让琼崖革命的火种得以延续。

可惜,就在母瑞山根据地迎来春天时,1930117日,身患重病的王文明不幸病逝,年仅36岁。时任澄迈县特委书记的冯白驹临危受命,接任琼崖特委书记。从此,不到27岁的他接过了先辈手中高高举起的红旗。
 

相关首页幻灯片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