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查看详情

海内外观察】新疆历史:2000年的风起云涌,是如何纳入到了中国版图之内

来源: 海内外资讯  日期:2020-04-01 10:24:08  点击:7244 
分享:

【 本刊讯】新疆,古名“西域”,意思就是“西边的土地”。的确,新疆位于中国最西部。在汉朝时期,人们将河西走廊西北之外的地区都统称为“西域”,包括新疆、中亚、西亚、欧洲等地。不过狭义的西域就是指天山南北地区。新疆自从汉代以来,就纳入到了中国的版图,此后2000年的风云变幻,最终到清朝确立了对新疆的主权。本文就从以时间为脉络,以王朝为主线,介绍新疆的古代历史。 

一,汉朝时代的西域 

西域地区,是亚欧大陆的“十字路口”,也是亚欧大陆的地理中心。东亚儒家文明、南亚佛教文明、西亚伊斯兰教文明等都在此交融。这里在古代东西方交流的陆上必经之路,这里出土了《论语》,也出土了希腊的货币。因此,交通在这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原王朝和西域发生联系,也是从“丝绸之路”开始的。 

汉代的西域地图
在秦汉时代,西域地区的自然环境远比现在优越。这里水草丰美,人们从事于商业、农耕和游牧,出现于大大小小的30个国家。这里最为肥美的是七河地区,这里原本生活着塞种人。秦汉之际,匈奴强盛,它驱逐了河西走廊的大月氏,大月氏被迫西迁到七河,赶走了塞种人。后来,乌孙又驱逐了大月氏,建立了乌孙国,成为西域最强大的国家。 

前139年,汉武帝为了联络大月氏一起对付匈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历经辛苦,一路遭遇匈奴扣留,花了10年时间才遭到了大月氏,但是大月氏早已忘记了仇恨。但张骞这次出使西域让汉朝了解了西域丰富的世界,被称为“凿空”。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此次出行的目的是为了联络乌孙国,以断匈奴右臂。此次出行,让西域各国见识到了汉朝的强盛,纷纷和汉朝交往,出现了“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景象,“丝绸之路”开通。 

但是匈奴支持的楼兰等国不断袭击汉朝使者,汉武帝于是派遣军队袭楼兰、破姑师,威震西域。于是,乌孙国选择和汉朝联姻,断匈奴右臂的目的达到了。为了得到汗血宝马,汉武帝晚年不惜动用全国之力两次远征大宛国。两次出征几乎伤亡巨大,消耗惨重,但是也让汉朝的军事威慑提高了新的高度。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建立,这是汉朝在西域的军事基地。从此,西域各国成为了汉朝的附属国。两汉之交,西域暂时失去了控制。在东汉灭北匈奴后,西域都护府又建立了起来。东汉的班超、班勇父子在西域长期经营,稳定了西域局势,击退了贵霜帝国的入侵,是民族英雄的楷模。 

楼兰古城遗址
从东汉后期开始,西域都护府改为西域长史府。该机构位于西域东部,其性质比较模糊,可能是一个军事和外交机构。东汉魏晋都在这里进行屯田。从楼兰出土的材料来看,该机构能够对西域东部形成较强的控制,这为西域设州郡奠定了基础。十六国时期,前凉国的张俊曾西征西域,设立高昌郡(吐鲁番),西域郡县制的开端。南北朝时期,北魏在此设立鄯善镇、焉耆镇等。隋朝继承了北朝的土地,设立了鄯善、且末二郡。 


二,唐朝的征战 

不过西域西部和北部地区则是混乱局面,小国重新独立。南北朝时期,突厥强盛,占据了西域和中亚。583年,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突厥占据大漠地区,西突厥占据中亚和西域。 

唐朝进入西域是从唐太宗时期开始的。630年,西突厥分裂,它控制的小国开始脱离其控制。当年,伊吾脱离了西突厥,投靠唐朝,唐朝设置了西伊州;639年,唐太宗灭高昌国,设置西州和安西都护府;648年,西突厥驻守浮图城的叶护背叛西突厥,投降唐朝,唐太宗在此设置了庭州(吉木萨尔),这里后来成为北庭都护府的基地。同时,当年整个南疆地区也被唐朝控制了,于是安西都护府迁徙到了龟兹国(库车),并且在龟兹、焉耆、于阗(和田)、疏勒(喀什)四座城堡建立了军事据点,史称“安西四镇”。于是,关西三州和安西四镇成为了唐朝经营西域的据点。 

657年,西突厥两大可汗内战,于是唐朝乘机出兵,击败了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于是,西突厥的五咄陆部和五弩失毕部都臣服于唐朝,唐朝分别册封为昆陵都护府、蒙池都护府。662年,突厥两部再次内战,唐朝再次出兵,这些战争来来回回打了10多年,最终在679年,灭了西突厥可汗阿史那都支,唐朝的势力进入了七河流域,唐朝在这里建立了碎叶城,成为新的安西四镇之一。鉴于唐朝势力范围扩大,武则天在702年在庭州设立北庭都护府。不过,西突厥又很快恢复了,他们建立了强大的突骑施汗国,恢复了对七河地区的统治。 

交河古城——安西都护府驻地
不过,唐朝面临的国际环境和汉朝是迥然不同的。汉朝时期,亚欧大陆能够对汉朝形成威胁的只有匈奴,但是唐朝面对的强敌实在太多,不仅有打不死的突厥,还有回鹘、吐蕃、阿拉伯帝国等,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强国。唐朝在西域地区的统治就受到他们威胁。安西四镇建立后,多次被吐蕃攻陷,可以说唐朝前期,就是唐朝和吐蕃交替控制西域。不过从现在的眼光来看,无论是唐朝、吐蕃、还是回鹘、西突厥都是中国的一部分,而阿拉伯帝国才是真正的外敌。在阿拉伯的东侵期间,唐朝、吐蕃,突骑施都与之作战,使得阿拉伯未能进入西域地区。 

唐玄宗时期,唐朝继续控制着西域的大部分地区,还一度攻破了帕米尔高原的大小勃律。此时,西域地区虽然列强争夺,但是总体比较稳定,丝绸之路重新开通,东西方的交流重新繁荣的起来,许多西域、中亚、西亚的农作物和文化艺术传入了唐朝,给唐朝文化增添了更多的绚丽色彩。唐朝在西域的不断远征,激发了中国的军事热情,出现了雄劲的边塞诗派。我们可以从唐诗中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等豪迈的诗句了解那个时代的辉煌。 

唐玄宗天宝年间,盛世危机出现,帝国开始摇摇欲坠。751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国发生了怛罗斯之战,唐朝失败,预示着唐朝的衰落。755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吐蕃乘机进攻河西走廊,中断了唐朝对西域的联系。不过,唐朝在西域的军队依然坚持了很长的时间,直到790年,吐蕃才攻陷了唐朝在西域的最后一个据点——庭州,从此西域地区纳入到了吐蕃的版图。和唐朝同时退出西域的是西突厥,758年,突骑施汗国瓦解,突厥人开始西迁,他们后来在西亚创建了自己新的帝国。当然,也有部分突厥人进入了中国内地,成为了沙陀人,他们后来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三个王朝。 

三,回鹘人和契丹人的到来 

回鹘,也叫作回纥,元朝开始称之为“畏吾儿”(维吾尔)。该民族最早生活在大漠北部,最早被称为“丁零”“铁勒”,后来曾经突厥人奴役到了阿尔泰山一带。唐朝前期,曾经建立了强大的薛延陀汗国,于649年被唐朝所灭。后来东突厥复国,唐朝退出大漠。744年,回鹘联合唐朝灭东突厥,建立了回鹘汗国,称霸大漠。 

回鹘女子
在吐蕃攻陷北庭后,回鹘和吐蕃接壤,两国战争就开始了。怀信可汗时期,回鹘击败吐蕃,占据了庭州。保义可汗(808—821)时期,回鹘已经占据了焉耆、龟兹,说明西域大部分地区成为了回鹘的版图。840年,黠戛斯灭回鹘汗国,一部分回鹘人西迁到了西域,建立了西州回鹘(848—1132),首都在庭州和高昌。由于唐朝长期在高昌经营,使得西州回鹘吸收了大量的汉文化,“用开元七年历,以三月九日为寒食,余二社(春社、秋社)、冬至亦然”,这里出土了大量的回鹘文、汉文、梵文印刷品,发现了中国—希腊式的壁画,充分说明了这里的文化融合状态。宗教信仰方面,回鹘本来信仰摩尼教,后来改信佛教。 

另外还有少部分回鹘人和葛逻禄融合,建立了喀喇汗王朝。此时的西域地区开始出现巨大的变化,接受了伊斯兰教,960年,喀喇汗王朝宣布伊斯兰教为国教,从此西域地区开始进入伊斯兰文化时代。喀喇汗王朝君主自称是“桃花石汗”,“桃花石”是当时西域对中国的称呼,可见当时的喀喇汗王朝自认为自己属于中国。喀喇汗王朝曾经强盛一时,还击败了波斯的萨曼王朝。不过他没有能够击败高昌回鹘。1041年,王朝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中西喀喇汗主要位于中亚一带,后来被塞尔柱帝国所灭;东喀喇汗主要位于七河地区,也曾经臣服于塞尔柱帝国。 

印有“桃花石”的钱币
契丹崛起后,西域很快成为其势力范围。924年,辽国“遣兵逾流沙,拔浮图城(庭州),尽取西鄙诸部”,从此高昌回鹘成为了辽国的附属国。辽国灭亡后,耶律大石带领契丹族西迁。1132年,耶律大石在西域重建辽国,史称“西辽”。西辽是辽国的延续,以汉语为官方语言,以中原为样本建立典章制度。在文化方面,西辽采取了宽容政策,使得各种文化能够融合。西辽建立后,很快强盛起来,征服了高昌回鹘、东喀喇汗王朝、西喀喇汗王朝、花剌子模国、康里部等,1134年,定都于七河地区的巴拉沙衮,改名虎思斡耳朵。1141年,西辽将塞尔柱帝国赶出了中亚。西辽的事迹传播到了西方国家,他们将西辽称为基督教的捍卫者,契丹也成为了俄语中“中国”的意思。 

从回鹘到契丹,西域的的政权的中国化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回鹘时期,汉文化是其主流文化之一,到了西辽时期,汉语称为了官方语言。有人说,从唐朝退出西域后到清朝平定准噶尔的1000年的,中国从未控制西域。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西辽本身就是一个中国的正统王朝之一,其历史被写入《辽史》。只是,这个时代,中国是四分五裂的罢了。 

三,蒙古统治下的西域 

蒙古是一支发源于东北的民族,和契丹同源。最早时期,人们将大兴安岭一带的民族称为“东胡”,东汉称为“鲜卑”,后来鲜卑入主中原后,停留在大兴安岭一带的被称为“契丹”“室韦”。金国时期,而蒙古来自于室韦中的“蒙兀室韦”。契丹族西迁后,蒙古族迅速占领了漠北。金国前期,蒙古各部对金朝称臣纳贡。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汗国。 

蒙古崛起时期,正是西辽衰落时期。1210年,花拉子模在怛罗斯之战中击败了西辽,从此西辽控制的属国纷纷独立。1211年,流亡到西辽的蒙古贵族屈出律夺取了西辽的政权。1218年,铁木真出兵进攻屈出律,西辽国灭亡。随后,蒙古在西域建立了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的海都在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汗位之争”时不断对外扩张,四处开战,占领了大部分中亚地区。海拔去世后,窝阔台汗国衰落,元朝和察合台汗国划分其版图。 

此后,长期在西域、中亚统治的就是察合台汗国了。由于蒙古的统治都是采取封建制度(分封制),所以导致蒙古帝国很快就崩溃了,而蒙古几大汗国又不断地分裂,一直分裂下去。1326年至1346年间,察合台汗国内战不断,导致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察合台内乱不断,很快就衰落了。1370年,帖木儿建立的帝国取代了西察合台。 

东察合台的主要区域也就是西域一带,首都位于阿力麻里(伊犁霍城县)。秃黑鲁帖木儿汗时期,东察合台汗国强盛,占据了东连哈密,西至撒马尔罕的广大土地,并一度统一了察合台汗国。1428年,察合台被帖木儿帝国击败,再次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到1456年,东察合台汗国有分裂为两部分,其东部建立了吐鲁番汗国,西部在1514年演变为了叶尔羌汗国。 

此后,进入西域的民族是漠西蒙古。漠西蒙古在明朝被称为“瓦剌”,在也先时期十分强盛。漠西蒙古主要有五大部,为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准噶尔部、辉特部,其中盟主是和硕特部。吐鲁番汗国在1570年瓦解,于是漠西蒙古迅速迁徙到了天山北部地区。17世纪初,准噶尔部强大起来,成为了漠西蒙古的盟主。在准噶尔部的排挤下,土尔扈特部西迁到了伏尔加河一带,和硕特部南迁到了青海,建立了和硕特汗国。1678年,噶尔丹正式建立了准噶尔汗国。当年,准噶尔灭叶尔羌汗国,统一了西域。噶尔丹还多次和哈萨克汗国交战,夺走了七河地区,其中的伊犁成为了准噶尔的首都。 

准噶尔汗国四处开战,尤其是和清朝为敌,必然会走向灭亡。1688年,噶尔丹攻入漠北,到达了乌兰布通。随后康熙皇帝三次亲征,将噶尔丹击败,将喀尔喀蒙古纳入清朝版图。随后,噶尔丹的长子策妄阿拉布坦发动政变,使得噶尔丹被迫服毒自杀。之后,策妄阿拉布坦继位,将哈萨克汗国击败,使之分裂,并和额尔齐斯河一带。1717年,准噶尔汗国攻入西藏,杀死和硕特汗国的拉藏汗。于是康熙皇帝又派遣军队进入西藏,赶走了准噶尔军队。此后康熙的军队攻陷了乌鲁木齐,准噶尔汗国危在旦夕。就在此时,康熙去世,让准噶尔汗国多活了50年。 

1723年,策妄阿拉布坦支持青海的罗卜藏丹津发动政变,被雍正平定,青海纳入到了清朝版图。随后,准噶尔和清朝在漠北进行了长期拉锯战争,双方忽有胜负。1725年,准噶尔和清朝签订了条约,以杭爱山为界,划分了边界。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去世,准噶尔走向了衰落,于是哈萨克汗国、俄罗斯、清朝都磨刀霍霍准备动手。哈萨克汗国最先抢走了七河地区,随后俄罗斯开始精兵额尔齐斯河上游。1756年,乾隆出兵伊犁,准噶尔投降。第二年,准噶尔叛乱,乾隆再次出兵,灭准噶尔。1959年,叶尔羌汗国的残余势力大小和卓在南疆复国,于是乾隆进行了平叛,将南疆纳入版图。之后,乾隆在改西域为“新疆”,设置了伊犁将军府。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