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查看详情

四川达州的部分民俗文化

来源: 海内外资讯  日期:2019-09-24 22:41:14  点击:6963 
分享: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记者、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马来西亚《海内外》杂志社记者、奥地利海内外杂志社记者联合报道)2019年9月21日晚至22日晚,由中国侨联指导,四川省委外宣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支持,四川省侨联主办,绵阳市侨联、遂宁市侨联、广安市侨联、达州市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乡村振兴”2019海外华文媒体四川采风行活动,在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四川省侨联的领导陪同下,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22家海内外华文媒体负责人走进素有“巴人故里、中国气都”之称四川达州参访,记者在采访之余,采编这里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供关注的人预览。 

巴渠文化,一指达州市地处巴山渠水,上古属巴地,距今上千年的古著《太平寰宇记》中就列有《巴渠风俗篇》;二指巴渠人民所创造的这一得天独厚的文化,既具有鲜明的巴渠地域特色,又是中华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巴渠文化”是生活在州河、渠江流域的劳动人民,经历了数千年社会的发展演绎创造出来的区域文明的结晶。典型代表是巴渠童谣:“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子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在桥脚歇。螃蟹把我耳朵夹个缺,杀个猪儿补不起,杀个牛儿补半截……”。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颁奖典礼上,一群身着大巴山传统服饰的孩子们翩翩起舞,以稚嫩的童声演绎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巴渠童谣,赢得了参会外宾们的热烈掌声——经通川区收集整理申报,2007年3月,“巴渠童谣”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古传唱影响深远。《太平寰宇记》载:巴渠居民“其民俗聚会则击鼓、踏木牙、唱竹枝为乐”——漫漫历史长河中,大巴山南麓的达州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土俗的儿童口头歌谣,从摇篮曲到训练口齿的绕口令,充分表现了巴渠儿童在不同历史时期接受教育、享受童趣、成长进步等方面的内容。巴山渠水山高水长,生活自古极为艰辛。闭塞的环境将孩子们的童年束缚在一个小小的院坝里和村落里,他们大多没有玩具,唯一的娱乐就是在童谣的伴奏下进行简单的游戏。 

达州元九登高节这一传统已沿袭千年,每年正月初九,数十万人倾城出游,这一壮观景象在全国也属罕见。相传公元815年,元稹(779年~831年,唐代诗人,世称元九)贬谪通州(今达州)任司马,初到任时,通州:“人稀地僻、蛇虫当道”,元稹励精图治,清正廉洁,政绩斐然,为当地百姓干了不少好事。公元818年,元稹调任河南,民众便于正月初九元稹离任当天,全城父老登上城南翠屏山和城北凤凰山,万民送别,依依不舍。达州从此留下了“元九”登高的传统习俗。每年元月初九这一天,达城万人空巷,男女老幼竞往城外登山,登高远望,纪念这位好官,而且风雨无阻,不达山顶决不罢休,一直延续今日。人们借此登高眺远,祭天祈福,期待一扫去岁颓势,迎来新年万事畅达。当代达州籍著名诗人梁上泉有这样的诗句:达州原是古通州,山自青青水自流;元九登高怀元九,诗魂常伴凤凰游。“元九”登高节已在国家工商行政总局商标局注册,成为达州的城市文化节日品牌。 

达州石桥火龙闹春已延续千年。整个活动贯穿了请龙、龙点睛、龙请水、烧火龙、送龙等民俗风情,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特别是到了元宵节晚上,数条火龙游街走巷穿梭,居民家家用硝磺、柴碳等原料配制成烟花,尽情地对火龙燃放,使之火花四溅,让人喝彩不已。火龙用竹篾做成龙的躯体,再裱上白纸,涂上颜色,绘上鳞、角、爪,龙首、龙尾长达数十米,浑然一体。然后用硫磺、白硝、木炭制成的火药,做成“土火箭”,还有吐珠、转花、大犁等不同式样的烟花,安装在龙的全身。一条火龙由十来个赤膊青年手擎,加上鼓乐手、擎鳖鱼、小龙虾、鳖、金鱼等人,队伍达几十人。经过几百年来艺人不断地研究改进,如今火龙由原来丈把长,发展到现在最长可达30多米长。 

巴山背二歌随着巴人从事长途背运这种生产劳动方式的产生而产生。达州境内秦汉时就有一条经罗文、王家、长坝、丝罗、黄钟、竹峪,上通长安、下达成都的古道。古老的賨人在这条道上组成庞大的背运队伍背运货物,在劳动中创造了“巴山背二歌”,并自发传承至今。其表现形态大多为一人领唱众人合或众人齐唱。其旋律清新流畅,唱腔高亢明亮,风格粗犷豪放,极具地域特色。 

安仁板凳龙是指产生于达县安仁乡,流传于周边达县麻柳、檀木、花红乡、东兴、大滩等20余个乡镇,以板凳为道具的一种民间舞蹈,是“湖广填四川”时湖南籍移民引入的,由乡民世代相承,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安仁板凳龙通常以长条木凳为基础,在其上用竹篾条弯制成龙头、龙身,以稻草、苞谷壳等几种农作物秸秆装饰,象征五谷丰登;以板凳的四只脚作为龙腿,寓意四季平安;每条龙由三名男性表演,取意三阳开泰。2006年,以安仁板凳龙为原型,精心改编后的节目参加了四川省第十届运动会开幕式表演。 

刘氏竹编工艺,竹编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渠县刘氏竹编工艺在四川乃至全国具有代表性。渠县竹编可以追溯到2300年前,古代賨人用竹材编制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 渠县刘氏竹编工艺品生产从砍伐竹子到成品有30多道工序,技艺复杂,工序繁多。产品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荣获国际、国内30余个奖项。2007年,入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巴山石工号子是中国民歌体裁劳动号子的一种。亦称“岩工号子”、“送石号子”。流传于南方的开山采石工地,其中以四川、湖南、浙江、福建等省为最普遍石工号子的歌词有两种一种是无特定内容的劳动呼号;一种是触景生情的即兴编唱和传统叙事歌词,如《孟姜女》、《唐僧取经》之类。后者歌词多为7字上下句或4句为一段。歌唱时每句第4字和第7字之后常加入节奏性很强的呼号声。音乐特征:①多为套歌结构形式根据劳动程序,一般都包含有:到采石场时唱的“开场号子”;用大锤钻打巨石时唱的“大锤号子”;巨石开缝后用钢条、木棒撬动石料时唱的“撬石号子”;用绳索将石料拉走时唱的“拉石号子”;集体将石料抬走时唱的“抬石号子”等。②成套石工号子中的各单个曲目,彼此间风格各异,如大锤号子多由劳动者在挥锤前唱出自由辽亮的山歌性腔调,然后在举锤和落锤时唱出极有力的呼喊式歌腔,音乐粗犷豪壮;“撬石号子”因劳动强度较轻,动作协调,曲式多为呼应式对句结构;歌腔则比较柔和流畅,“抬石号子”,因歌腔需配合集体步伐(分快步和慢步两种),节拍清晰、规整,节奏鲜明。其中走快步的歌腔轻快活跃,结构多为短句接应式,走慢步的歌腔稳健有力,结构多为长句接应式。③曲调大都与当地其他民歌,特别是山歌,有密切联系。 

薅秧歌。薅秧,是指我国南方种植水稻的地区,人们在插秧后不久就进行的一次除草拔秧的田间劳作,拔秧的目的是为了给秧苗松土,一般情况下,一熟水稻会进行三次薅秧,薅秧的动作也极为简单机械,或用脚踩、或用手拔,可以想象,人们一边薅秧,一边拉家常、谝闲话,或者打情骂俏等,渐渐地,这些相互的交流就成为了简单机械劳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也就慢慢演变成了现在“薅秧歌”。 

  特点:薅秧歌一般由两句、四句的七言歌词组成一个完整的曲调。歌唱过程中有一人领唱,多人合唱,也有两人对唱的形式,内容多以反映田间劳作或男女之间的感情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流传下来的薅秧歌中多以酸里吧唧的情歌为主,这在巴中的薅秧歌中表现尤为明显。 
  现状:随着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进,薅秧这种田间劳作已经退出了人们的生活,而与薅秧息息相关的薅秧歌则也慢慢的从人们的耳畔消失。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