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量:
6687
来源:
海内外资讯
(海内外杂志社记者续炳义合肥报道)2021年10月21日,来自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瑞士、德国、马达加斯加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16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以及3位涉侨中央媒体记者在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左志强部长、安徽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李世蕴、安徽省侨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杨冰等领导的陪同下走进合肥参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合肥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下好创新“先手棋”,打好科教“优势牌”,全市综合创新实力更上层楼,科技体制改革更进一步,科技服务民生更接地气,催生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培育了一大批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集聚了一大批标志性引领性的创新型产业,支撑引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迈上新台阶。
一是加快重大战略平台布局,激活创新 “原动力”。瞄准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前沿领域,着力打造服务全域的战略科技力量。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引领,加快推动重大基础研究平台建设,人工智能研究院开放运行,先进计算中心、离子医学中心投入运营。按照“提升一批、新建一批、预研一批”原则,积极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升级改造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创造1.2亿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世界纪录;聚变堆主机园区工程即将建成,未来网合肥分中心启动运行,全市累计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11个。涌现出量子计算机原型机“九章”“祖冲之号”、量子操作系统“本源司南”等一系列重大原创成果。五年来,合肥31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增强发展“牵引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全市科技成果登记、技术合同交易、专利授权、全社会研发投入等创新指标中,企业占比达七成左右。每年支持企业组建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研发平台100家以上。壮大科技型企业规模,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企业”培育全链条,2020年底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328户,今年有望突破4200户;已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494户,同比增长75.9%;累计12家企业科创板上市,居省会城市第2位。
三是推动科创与产业同频共振,加快转化“生产力”。聚焦前沿科技和战新产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一方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12大重点产业,创新实施“链长制”,强化全链条布局。瞄准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持续发力,每年组织实施科技攻关项目100项以上,组建产业技术联盟26家,梯次培育3个国家级,7个省级、10个市级的战新产业集群体系,打造形成“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的现象级产业地标。另一方面,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与中国科大、清华、中科院等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同步组建市场化公司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城市生命线等一批科研成果加速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场。围绕量子科技成果,积极布局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支持相关技术产品在政务、教育等领域示范应用,加快产业化步伐,合肥高新区“量子大道”集聚量子领域企业近20家。
四是优化创新创业发展生态,提升人才“吸引力”。 聚力打好人才政策组合拳,制定“人才政策20条”“创新创业8条”“重点产业人才7条”等政策,覆盖创新、产业等人才领域和人才服务全环节。努力为各类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举办三届外国专家“合肥友谊奖”,累计组建院士工作站68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20家、外国专家工作室10家。强化人才服务保障,高标准建设合肥国际人才城,打造高层次人才“首站式”“一站式”服务基地。在肥服务“两院”院士135人、高端外国人才469人,合肥连续三年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前6位。
五是深化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凝聚共赢“向心力”。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成立国际聚变能联合中心、中俄大气光学联合研究中心,建设国家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2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4家,成功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研制出重要部件“校正场线圈”,多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积极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持续推进与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交流合作,已首期开放共享928台(套)科学仪器设备,共建物联网、生物医药、环境产业、金融科技等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以及新能源和网联汽车等一批产业联盟,促进产业企业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