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的足迹 到天涯海角 | 第七届世界厨师艺术荟开幕式暨国际烹饪艺术展演在海南三亚开启

全国政协办公厅等六单位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与河南日报社签定长期合作战略协议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与河南省侨联签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两会连线】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续炳义: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是传播贵州好声音的关键

海南省侨联牵手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助力自贸港建设再拓海外新舆境

中国少数民族的特色村寨:凤凰县麻冲乡竹山村

发布时间:    浏览量: 64311   来源: 海内外资讯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记者、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海内外杂志社记者联合报道)7月23日,由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和湖南省政府新闻办指导,湖南省侨联主办,益阳市侨联、常德市侨联、张家界市侨联、湘西州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幸福湖南”2022海外华文媒体湖南采访行活动,来自马来西亚、加拿大、德国、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以及光明日报、央视总台、人民网、人民政协报、中新社等中央涉侨媒体,湖南省相关媒体在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左志强部长等领导的带领下,湖南省侨联宣传联络处处长向行军等人的陪同下走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麻冲乡竹山村参访。

       麻冲乡竹山村辖4个村民小组294户1191人,是一个纯苗族聚居村和移民村,2019年整村实现脱贫。竹山村是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湖南省文化和旅游扶贫示范村、湘西州乡村旅游示范村,入选中国扶贫交流基地,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近年来,竹山村把文化旅游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先后建成苗岭无边界泳池、竹山乡居、花间民宿、长潭岗平湖游等景点,并利用非遗传统文化,建设了编织、纺纱、编花等竹山“非遗”坊,开发了民俗演艺剧《竹山花开》和村落剧《爱在竹山》。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竹山村及周边村民就业近200人,竹山村人均纯收入由2017年的3200元增长到2020年的12600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40万元以上。2020年,竹山村接待游客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00万元,被列为湖南省文化旅游扶贫6件大事记之一,创造了竹山旅游扶贫新模式。
       立足资源禀赋,用创新思维变边远小山村为旅游目的地。通过调研,明确了竹山之路在发展乡村旅游,用创新思维将竹山村打造成文旅融合、农旅结合的新业态产品及网红爆款地。一是借船出海,培育发展新动力。通过联动,举办了“2020全国乡村春晚网络联动凤凰竹山会场”特色赶年活动,这场活动,把竹山“赶”出了深山,“赶”到了央视荧屏。二是借水推船,实现人有我有。引进县旅投公司入驻竹山,建立市场开发经营主体,以整合盘活闲置特色民居为重点,建立特色民宿“竹山乡居”。三是借景生情,做到人有我强。打破传统思维,将生产生活场景搬进舞台,将演艺舞台搬进村间地头,推出半农半艺沉浸式体验村落剧《爱在竹山》,《爱在竹山》推出后迅速走红,成为旅游团队主推项目。
       遵循市场规律,用专业精神变日常资源为旅游产品。在竹山的旅游发展中,注意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遵循市场规律,用专业人做专业事。一是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千云”公路改造完成,彻底打通竹山与外界联通的“最后一公里”。55栋安置房的建设,既解决了老百姓住房困难问题,又使一些传统民居得以保护。落实传统保护村落资金300万元,对1、3组两个传统古苗寨进行全面保护修缮;利用省旅游专项资金约380万元在村里建起了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文化广场、乡村大舞台、旅游厕所、标识标牌等;引进的县旅投公司投资3200万元,完成了“竹山乡居”、“无边界泳池”等旅游项目建设。二是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运作。先后邀请自驾友、OAD设计公司、美聚源、快居美、智成旅游等公司到村里“问诊把脉”,帮助谋划文旅扶贫“切入点”和相关项目工作,委托长沙乡土田园农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为竹山村量身制定竹山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组织专家实地调研探索文旅融合推进脱贫攻坚的“竹山模式”。仅用半年时间,打造的四大特色休闲度假产品相继投入运营。三是赋寻常为特长、以常态立长远。租赁村民房屋,植入苗族非遗传承的文化符号,变民房为民宿;将编花带、织布、纺纱、编织草鞋等村民日常生活习俗,融入景区情景在现,既保护了民间传统工艺,又让民间工艺成了旅游产品;挖掘苗家农耕、婚嫁等习俗,巧妙地融入文旅场景,建立沉浸式体验景区。用一样的资源变为不一样的产品,竹山实现美丽蝶变。

       建立共享平台,用利益联结机制变旁观者为参与者。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商业运作模式,激发群众共同参与,让资源成资产、让产品成商品、让农民成股民。一是建立村民入股制度,变村民为股东。建立“公司+旅游合作社+农户”运行机制,将村中民居、土地、山林、资金等作为股份,注入专业合作社,实现盈利共享。按照每人2000元标准,引导乡村游景区贫困人口,入股旅游开发公司,连续分红5年。二是完善企业用工措施,变农民为员工。出台旅游企业聘用贫困户支持政策,实施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景区就业安置一批、文艺表演安置一批、旅游项目用工带动一批、旅游服务就业带动一批“五个一批”,带动竹山村及周边村民就业近200人,人均年工资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三是建立物业盘活模式,变资源为资金。整合盘活闲置特色民居,引导农户以自家闲置土地使用权流转、房屋租赁或出售等方式转给国有企业。竹山村搬迁户老宅租赁年均净收益3000元至8000元,土地流转租金每亩300元至500元。
       优化商业模式,用“旅游+”方式变一时帮扶为长效机制。竹山村一直把建机制、转观念、优环境、兴产业作为竹山脱贫振兴的“金钥匙。一是实施“旅游+农业”。在景区产品植入农耕文化农旅融合基础上,依托旅游,发展特色田园经济、庭院经济,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鼓励引导村民种植优质水稻、优质油茶、猕猴桃、香梨等经济作物,成立了村凤竹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养殖业。开设特色农产品超市、开发苗家簸箕宴等特色餐饮,销售竹山及周边乡镇的土鸡蛋、富硒黄酒、牛肉等优质农产品。二是实施“旅游+文化”。区别于《爱在竹山》村落剧,升级打造竹山篝火演艺情景剧《竹山花开》,延伸产业链条,全部用当地村民当演员,扩大村民就业面。成立非遗产业合作社,开发建设竹山“非遗”工坊,20多名非遗传承人居家现场作业展示,获得稳定收入。三是实施“旅游+N”。推出神龙谷峡谷探险游、最美苗乡一号公路自驾游、长潭岗水上风光休闲游等生态旅游新产品,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组织举办竹山美丽乡村四季摄影赛、“苗族食俗”厨艺大赛、苗寨深度研学亲子夏令营、“湘人乡游 乡居竹山”等系列活动,在云平台“游潇湘”、抖音等开展直播营销,推介竹山旅游产品,塑造竹山旅游品牌。
上一篇:湘西方言的文化特点
下一篇:湖南省2022“侨系张家界”活动·“侨助张家界旅游发展”大会在张家界隆重举办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hnwhrzx.com 海内外资讯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