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量:
106557
来源:
海内外资讯
记者第二次来到邵阳北塔区,特别是对湘窖印象颇深,对围绕湘窖文化而展开的文创记忆犹新,北塔区地处邵阳市城区北部,西邻邵阳县,北接新邵县,东南两面与双清区、大祥区隔江相望,全区总面积为84.4平方千米。北塔区现辖有状元洲街道、田江街道、新滩镇街道、茶元头街道和陈家桥乡,共4个街道和1个乡。
北塔区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其前身可以追溯到古代行政区划的变迁。1997年10月,邵阳市进行区划调整,新设立了县级行政区北塔区,标志着该区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北塔区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就,北塔区因区内一座年逾400年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塔而得名。这座古塔不仅是北塔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邵阳市的重要人文景观之一。此外,北塔区还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为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深厚底蕴。
北塔区交通便利,与周边地区有便捷的交通联系。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北塔区的交通条件将进一步优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北塔区地处衡邵丘陵盆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为区域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邵阳北塔区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丰富文化和一定经济实力的市辖区。在未来的发展中,北塔区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在城市建设方面,北塔区深入践行“森林城市”建设理念,不断提升城区绿化水平,增加城区绿化覆盖率,进一步改善城区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全区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及空气质量整治“雷霆行动”,空气优良率明显改善。全年完成造林抚育1300亩,修复矿山10处共4.05公顷,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5.22%。加强道路绿化管护,组织专业施工队修剪灌木4000株,清除道路两边杂草96000平方米。对区管16个小游园的绿植进行了全面修剪、杂草清除,完善游玩设施,促使小游园面貌焕然一新。此外,北塔区的农业和畜牧业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如陈家桥乡的龙牙百合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肉厚细嫩,色泽洁白,行销海外;茶元的白田萝卜,状如砂罐,肉质多汁,生吃如藕,松脆甘醇;田江的生猪、茶元的养鸭、江北的养鸡都已成规模并各具特色。
因此,邵阳北塔区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展现了一个现代化与历史文化相融合的人文环境。
除了北塔,邵阳北塔区还有其他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例如,区内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处,文物保护点约1000处,这些文物不仅包括了古建筑、古遗址,还包括了重要的历史人物故居等,共同构成了北塔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北塔区的经济发展也与其历史文化紧密相关。作为市委、市政府实施“一区三基地”工业发展战略的龙头,北塔区依托蔡锷路这一经济发展黄金线,全力打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增长带。同时,北塔区的交通网络发达,320国道、207国道、洛湛铁路、潭邵高速等交通干线贯穿全区,资江一桥、二桥、西湖大桥、雪峰大桥等桥梁连接南北,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网络,为北塔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邵阳北塔区不仅因其历史悠久的北塔而闻名,还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发达的交通网络,成为了邵阳市乃至湖南省的重要文化和经济区域。
总之,邵阳北塔区不仅自然风光秀丽、农业资源丰富,而且在民族团结、党建引领、教育重视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发展活力。(记者/续炳义,江苏大学特聘教授、四川省侨联文促会副会长兼文化产业专委会主任、江苏省侨联文促会副会长兼国际传播专委会主任、海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
北塔区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其前身可以追溯到古代行政区划的变迁。1997年10月,邵阳市进行区划调整,新设立了县级行政区北塔区,标志着该区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北塔区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就,北塔区因区内一座年逾400年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塔而得名。这座古塔不仅是北塔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邵阳市的重要人文景观之一。此外,北塔区还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为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深厚底蕴。
北塔区交通便利,与周边地区有便捷的交通联系。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北塔区的交通条件将进一步优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北塔区地处衡邵丘陵盆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为区域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邵阳北塔区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丰富文化和一定经济实力的市辖区。在未来的发展中,北塔区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邵阳北塔区的人文环境丰富多样,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化的城市设施。北塔区位于邵阳市城区北部,三面滨江,五桥飞架,地势平坦,总面积84.4平方公里,总人口12.3万人。该区因境内有着悠久历史的北塔而得名,北塔始建于明代隆庆四年,塔高26米,八面七层,迄今为逾400余年历史。北塔区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自邵阳置郡以来,这里就商贾不断,一派繁荣。晋太康元年(280年),邵阳市前身——邵陵郡的郡治就设在今江北乡北塔湾。北塔区在经济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建区以来,历届党委、政府坚持“突击路网、大力招商、项目建成、产业兴城”的发展思路,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8%,财政年度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1.4%的较快发展。通过国企改制和招商引资,全区已拥有湘窖酒业、东信棉业、华力棉业、鸿运纺织、李文公司、恭兵食品、志伟钢结构等骨干工业企业。其中,湘窖酒业、李文公司纳入湘西地区开发重点扶持项目。
在城市建设方面,北塔区深入践行“森林城市”建设理念,不断提升城区绿化水平,增加城区绿化覆盖率,进一步改善城区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全区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及空气质量整治“雷霆行动”,空气优良率明显改善。全年完成造林抚育1300亩,修复矿山10处共4.05公顷,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5.22%。加强道路绿化管护,组织专业施工队修剪灌木4000株,清除道路两边杂草96000平方米。对区管16个小游园的绿植进行了全面修剪、杂草清除,完善游玩设施,促使小游园面貌焕然一新。此外,北塔区的农业和畜牧业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如陈家桥乡的龙牙百合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肉厚细嫩,色泽洁白,行销海外;茶元的白田萝卜,状如砂罐,肉质多汁,生吃如藕,松脆甘醇;田江的生猪、茶元的养鸭、江北的养鸡都已成规模并各具特色。
因此,邵阳北塔区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展现了一个现代化与历史文化相融合的人文环境。
邵阳北塔区,位于湖南省邵阳市,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地区。北塔区的命名源自于其境内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塔,这座塔始建于明代隆庆四年,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北塔的建筑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而且成为了宝庆古城的一大人文胜景。北塔的设计和建造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风水观念和文化象征,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位置,使其成为了资江北岸的一处重要景观。
除了北塔,邵阳北塔区还有其他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例如,区内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处,文物保护点约1000处,这些文物不仅包括了古建筑、古遗址,还包括了重要的历史人物故居等,共同构成了北塔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北塔区的经济发展也与其历史文化紧密相关。作为市委、市政府实施“一区三基地”工业发展战略的龙头,北塔区依托蔡锷路这一经济发展黄金线,全力打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增长带。同时,北塔区的交通网络发达,320国道、207国道、洛湛铁路、潭邵高速等交通干线贯穿全区,资江一桥、二桥、西湖大桥、雪峰大桥等桥梁连接南北,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网络,为北塔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邵阳北塔区不仅因其历史悠久的北塔而闻名,还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发达的交通网络,成为了邵阳市乃至湖南省的重要文化和经济区域。
邵阳北塔区还是一个充满民族特色和自然风光的地方,其风土人情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自然景观与农业资源。北塔区境内低山平地交错,属于江南丘陵地形,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大棚蔬菜、西瓜、柑桔、大豆、家禽等,显示出该地区的农业多样性和丰富的物产。二是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北塔区现有2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户籍人口数为3212人。该区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通过邻居节、外出旅游、藏汉学子线上交流等活动,增进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北塔区的乡村振兴工作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党建活动凝聚振兴“向心力”。例如,李子塘村的党支部书记廖增良通过实施“古树名木”挂牌保护等措施,带领村民改善生活条件,体现了党建在推动地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四是教育重视与发展。陈家桥镇通过开展“崇学杯”奖学奖教表彰奖励大会,鼓励高考优秀学生,营造崇学向善的社会氛围。这种对教育的重视不仅提升了当地的文化水平,也促进了社区的发展和进步。五是经济发展与工业战略:作为市委、市政府实施“一区三基地”工业发展战略的龙头,北塔区全力打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增长带,以工业园区为平台,构筑“园区兴工”新框架,显示出该区在经济发展和工业布局上的战略眼光。
总之,邵阳北塔区不仅自然风光秀丽、农业资源丰富,而且在民族团结、党建引领、教育重视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发展活力。(记者/续炳义,江苏大学特聘教授、四川省侨联文促会副会长兼文化产业专委会主任、江苏省侨联文促会副会长兼国际传播专委会主任、海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