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量:
89826
来源:
海内外资讯
浏阳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县级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建安十四年(209年),当时析临湘县地始置刘阳县,因县城位于浏水之阳而得名。浏阳不仅被誉为“千年古县”,而且还是世界闻名的花炮之乡,以及著名的革命老区,享有中国花卉苗木之乡、中国蒸菜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湖南省文明城市等美誉。
浏阳的历史沿革丰富,自东汉建安十四年置县以来,其行政隶属关系多次变更。隋大业三年(607年)浏阳县被废除,并入长沙县,但在唐景龙二年(708年)又复置浏阳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浏阳县升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民国元年(1912年)起,浏阳属于不同的行政督察区,直到1949年7月19日浏阳解放,8月隶属于长沙专区。1983年2月,浏阳划归长沙市管辖,1993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县级)。
浏阳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位于湘赣边界,总面积达5007平方千米,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浏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自20世纪90年代初,浏阳开始了全国土地改革的探索,成为“无改革不浏阳”的代表。近年来,浏阳共承接了10余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区域优势、交通便利、产业强劲是助推其经济快速腾飞的“三大法宝”。浏阳的工业园和农业科技园等园区的建设,以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得浏阳县域经济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此外,浏阳还是秋收起义的重要地点之一,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这里文脉悠长、积淀深厚,149万浏阳人民勤劳智慧、敢闯敢干,共同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图景。
浏阳的红色文化也是其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浏阳加大红色资源的调查和征集力度,建立了红色“基因库”,并通过“红色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推动红色资源“活”起来。浏阳还成立了县级革命文物保护协调小组,并实行“四查”机制,全面保护好不可复制的红色资源。
此外,浏阳还拥有丰富的传统手工艺,如夏布制作,这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苎麻纤维纺织而成的布料,早在明朝就闻名于世。浏阳夏布的制作过程精细,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是驰誉中外的传统手工产品。
总之,浏阳的历史文化以其独特的花炮文化、红色文化和传统手工艺为代表,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产业结构优化:浏阳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为7.9:52.4:39.7,显示出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1%,拉动经济增长3.1个百分点。工业领域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产值均有显著增长,显示出浏阳市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业稳定发展:在农业方面,浏阳市的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烟叶种植面积和产量也有所增长,生猪和家禽出栏量也有所增加,显示出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0%,其中产业投资增长7.7%,工业投资下降4.2%,表明浏阳市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保持了积极的态度,同时也在调整工业投资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营商环境改善:浏阳市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设立“企业家接待日”等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激发了经济发展活力。市场主体数量增加,重点产业链产值同比增长12.68%,显示出政策和服务的有效性。
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9.4%,全年新增专利授权量达到2511件,显示出浏阳市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同时,浏阳市在教育领域的投入也十分重视,拥有大量的教学点和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综上所述,浏阳市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营商环境、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等措施,实现了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文化底蕴深厚。浏阳拥有1800多年的文脉底蕴,是“千年古县”,被誉为“中国诗词之乡”。这里孕育了谭嗣同、唐才常等仁人志士,诞生了胡耀邦、王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宋任穷、杨勇等30位开国将军,共同锻造了这座英雄之城的精神。
产业基础雄厚。浏阳的产业基础十分雄厚,特别是花炮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国内销量占全国50%以上的份额,出口量占全国60%以上。此外,工程机械配套产业集群和高档建筑材料产业集群也已初步形成,园区经济带动效应逐步凸显。
生态环境优美。浏阳被誉为“中国生态魅力市”“美丽中国典范城市”,拥有世界名河浏阳河和湘东明珠大围山,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6.2%,常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5%以上。
旅游业繁荣。浏阳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
浏阳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围绕打造“全国文旅融合标杆”目标,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形成了“一河诗画、满城烟花”的品牌效应,成为长株潭和湘赣边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综上所述,浏阳不仅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优美自然风光的地方,还是一个产业发达、旅游业繁荣的城市,展现了其作为“湖湘宝地、幸福浏阳”的独特魅力。
产业特色。浏阳的产业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花炮产业等,这些产业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为就业和消费带来了积极影响。
生态环境。浏阳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被誉为宜居宜业的山水小城。浏阳河像城市的“绿腰带”,为居民提供了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文化创意。浏阳是一个创意井喷的宝藏小城,文创做得非常好,打造了很多文化方面的大IP,如花炮的文化、餐饮的文化等,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也带动了旅游和消费。
历史底蕴。浏阳有着绵延千年的历史,闻名遐迩的浏阳河和美轮美奂的浏阳烟花等独特元素,展现了湖湘宝地的无限魅力。浏阳还是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和精神基因2。
旅游资源:浏阳拥有大围山、道吾山、浏阳河等自然景观,以及文化广场等人文景点,这些景点共同构成了浏阳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此外,浏阳还以其烟花文化闻名,被誉为“世界花炮之都”,这种独特的文化符号也是浏阳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浏阳通过其产业、生态、文化、历史和旅游资源等多方面的优势,展现出了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和发展活力。
浏阳的历史沿革丰富,自东汉建安十四年置县以来,其行政隶属关系多次变更。隋大业三年(607年)浏阳县被废除,并入长沙县,但在唐景龙二年(708年)又复置浏阳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浏阳县升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民国元年(1912年)起,浏阳属于不同的行政督察区,直到1949年7月19日浏阳解放,8月隶属于长沙专区。1983年2月,浏阳划归长沙市管辖,1993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县级)。
浏阳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位于湘赣边界,总面积达5007平方千米,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浏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自20世纪90年代初,浏阳开始了全国土地改革的探索,成为“无改革不浏阳”的代表。近年来,浏阳共承接了10余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区域优势、交通便利、产业强劲是助推其经济快速腾飞的“三大法宝”。浏阳的工业园和农业科技园等园区的建设,以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得浏阳县域经济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此外,浏阳还是秋收起义的重要地点之一,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这里文脉悠长、积淀深厚,149万浏阳人民勤劳智慧、敢闯敢干,共同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图景。
浏阳的历史文化丰富多样,包括花炮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手工艺等。浏阳花炮文化历史悠久,起源于唐代,盛于宋代,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浏阳被誉为“鞭炮之乡”和“中国花炮之乡”,其花炮制作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浏阳花炮不仅是中国名优特产和主要出口商品之一,而且在全球多个重大活动中都有精彩表现,如北京APEC、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等。此外,浏阳花炮产业与创意设计、数字技术、媒体艺术深度融合,推动了产业附加值的提升。
浏阳的红色文化也是其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浏阳加大红色资源的调查和征集力度,建立了红色“基因库”,并通过“红色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推动红色资源“活”起来。浏阳还成立了县级革命文物保护协调小组,并实行“四查”机制,全面保护好不可复制的红色资源。
此外,浏阳还拥有丰富的传统手工艺,如夏布制作,这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苎麻纤维纺织而成的布料,早在明朝就闻名于世。浏阳夏布的制作过程精细,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是驰誉中外的传统手工产品。
总之,浏阳的历史文化以其独特的花炮文化、红色文化和传统手工艺为代表,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浏阳市的经济状况呈现出稳步增长和产业多元化的趋势。浏阳市的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结构优化:浏阳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为7.9:52.4:39.7,显示出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1%,拉动经济增长3.1个百分点。工业领域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产值均有显著增长,显示出浏阳市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业稳定发展:在农业方面,浏阳市的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烟叶种植面积和产量也有所增长,生猪和家禽出栏量也有所增加,显示出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0%,其中产业投资增长7.7%,工业投资下降4.2%,表明浏阳市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保持了积极的态度,同时也在调整工业投资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营商环境改善:浏阳市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设立“企业家接待日”等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激发了经济发展活力。市场主体数量增加,重点产业链产值同比增长12.68%,显示出政策和服务的有效性。
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9.4%,全年新增专利授权量达到2511件,显示出浏阳市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同时,浏阳市在教育领域的投入也十分重视,拥有大量的教学点和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综上所述,浏阳市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营商环境、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等措施,实现了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浏阳是一个集文化、产业、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发展城市,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强大的产业基础、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繁荣的旅游业而闻名。
文化底蕴深厚。浏阳拥有1800多年的文脉底蕴,是“千年古县”,被誉为“中国诗词之乡”。这里孕育了谭嗣同、唐才常等仁人志士,诞生了胡耀邦、王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宋任穷、杨勇等30位开国将军,共同锻造了这座英雄之城的精神。
产业基础雄厚。浏阳的产业基础十分雄厚,特别是花炮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国内销量占全国50%以上的份额,出口量占全国60%以上。此外,工程机械配套产业集群和高档建筑材料产业集群也已初步形成,园区经济带动效应逐步凸显。
生态环境优美。浏阳被誉为“中国生态魅力市”“美丽中国典范城市”,拥有世界名河浏阳河和湘东明珠大围山,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6.2%,常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5%以上。
旅游业繁荣。浏阳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
浏阳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围绕打造“全国文旅融合标杆”目标,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形成了“一河诗画、满城烟花”的品牌效应,成为长株潭和湘赣边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综上所述,浏阳不仅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优美自然风光的地方,还是一个产业发达、旅游业繁荣的城市,展现了其作为“湖湘宝地、幸福浏阳”的独特魅力。
浏阳的独特魅力主要体现在其产业特色、生态环境、文化创意、历史底蕴和旅游资源等方面。
产业特色。浏阳的产业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花炮产业等,这些产业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为就业和消费带来了积极影响。
生态环境。浏阳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被誉为宜居宜业的山水小城。浏阳河像城市的“绿腰带”,为居民提供了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文化创意。浏阳是一个创意井喷的宝藏小城,文创做得非常好,打造了很多文化方面的大IP,如花炮的文化、餐饮的文化等,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也带动了旅游和消费。
历史底蕴。浏阳有着绵延千年的历史,闻名遐迩的浏阳河和美轮美奂的浏阳烟花等独特元素,展现了湖湘宝地的无限魅力。浏阳还是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和精神基因2。
旅游资源:浏阳拥有大围山、道吾山、浏阳河等自然景观,以及文化广场等人文景点,这些景点共同构成了浏阳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此外,浏阳还以其烟花文化闻名,被誉为“世界花炮之都”,这种独特的文化符号也是浏阳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浏阳通过其产业、生态、文化、历史和旅游资源等多方面的优势,展现出了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和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