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量:
110678
来源:
海内外资讯
(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云南保山报道)2024年10月13日,由中国侨联主办,云南省侨联承办,昆明市侨联、保山市侨联、德宏州侨联协办的“追梦中华·重走滇缅路”2024海外华文媒体云南采访行活动在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中国侨联办公厅副主任刘红的带领下继续在云南德宏州采访,来自马来西亚、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英国、美国、缅甸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26家海外华文媒体,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政协报4家中国主流媒体参加了采访行活动。 云南省侨联党组成员、秘书长陈英姿,云南省侨联基层工作部一级调研员魏志国,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宣传处副处长曹晓婧,德宏州相关领导陪同参访。
纪念馆的展出内容主要围绕中缅边民联欢大会和中缅联合勘界两件外交重大事件展开,分为六个部分:边关名镇、文化畹町;万塔之国、金色缅甸;边民联欢、胞波情深;友好交往、和平往来;划定边界、缔结条约;互利合作、共享未来。通过实物、照片等展示方式,充分展示了中缅两国的友好交往历史和文化交流。
纪念馆的建筑本身也具有历史意义,它是一座白墙灰瓦的两层楼房,外观朴实无华,曾作为当地有关部门办公楼使用。这座建筑不仅记录了历史,还保留着当年中缅两国总理工作休息时使用过的家具等文物,进一步增强了参观者对中缅友谊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中缅友好纪念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历史的地方,也是一个促进两国人民友谊的平台。通过定期举办的各类活动和展览,纪念馆致力于加深中缅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推动两国的友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纪念馆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1954年建成的中缅边民联欢大会旧址,该旧址在1956年进行了局部改造,以适应中缅边民大联欢活动的主会场需求。2006年,为纪念中缅边民联欢大会成功举办50周年,该旧址被改造为中缅友好纪念馆,并正式对外开放。2020年,纪念馆进行了注册备案登记,进一步规范了管理。
展出内容方面,纪念馆以中缅边民联欢大会和中缅联合勘界两件外交重大事件为主题,分为六个部分:边关名镇、文化畹町;万塔之国、金色缅甸;边民联欢、胞波情深;友好交往、和平往来;划定边界、缔结条约;互利合作、共享未来。展厅内展示了大量实物和照片,生动再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缅友好交往的历程。
建筑特色方面,中缅友好纪念馆利用中缅边民联欢大会旧址布展而成,保留了原始的建筑风貌和内部布局,成为见证中缅两国人民友谊的历史见证地。该建筑不仅是畹町比较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友好来往意义的建筑,也是周恩来总理参加中缅边民联欢大会下榻的府邸,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其次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缅友好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陈列的历史文物和图片,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传达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纪念馆不仅展示了中缅两国的友好历史,还强调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了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
再次是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纪念馆通过展示中缅两国的文化差异和共同点,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理解。这不仅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也为推动边境地区的和谐发展做出了贡献。
作为重要的教育和实践基地:中缅友好纪念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历史的地方,还广泛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如“宣讲红色文化”“寻访红色足迹”等,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这些活动有助于将历史记忆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记者/续炳义,江苏大学特聘教授、四川省侨联文促会副会长兼文化产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侨联文促会副会长兼国际传播专委会主任、海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
中缅友好纪念馆位于瑞丽市畹町镇正阳路11号,是一个以展示中缅友好交往历史为主题的博物馆。该纪念馆利用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畹町桥的子项目之一的中缅边民联欢大会旧址布展而成,正式对外开放于2006年12月16日。纪念馆的设立旨在纪念中缅边民联欢大会成功举办50周年,并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缅友好交往的伟大历程。
纪念馆的展出内容主要围绕中缅边民联欢大会和中缅联合勘界两件外交重大事件展开,分为六个部分:边关名镇、文化畹町;万塔之国、金色缅甸;边民联欢、胞波情深;友好交往、和平往来;划定边界、缔结条约;互利合作、共享未来。通过实物、照片等展示方式,充分展示了中缅两国的友好交往历史和文化交流。
纪念馆的建筑本身也具有历史意义,它是一座白墙灰瓦的两层楼房,外观朴实无华,曾作为当地有关部门办公楼使用。这座建筑不仅记录了历史,还保留着当年中缅两国总理工作休息时使用过的家具等文物,进一步增强了参观者对中缅友谊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中缅友好纪念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历史的地方,也是一个促进两国人民友谊的平台。通过定期举办的各类活动和展览,纪念馆致力于加深中缅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推动两国的友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中缅畹町友好纪念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历史意义、展出内容和建筑特色上。 该纪念馆位于瑞丽市畹町镇,占地面积736平方米,自2006年12月16日对外开放以来,一直免费向公众开放。纪念馆利用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畹町桥的子项目之一的中缅边民联欢大会旧址布展而成,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重要的文化意义。
纪念馆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1954年建成的中缅边民联欢大会旧址,该旧址在1956年进行了局部改造,以适应中缅边民大联欢活动的主会场需求。2006年,为纪念中缅边民联欢大会成功举办50周年,该旧址被改造为中缅友好纪念馆,并正式对外开放。2020年,纪念馆进行了注册备案登记,进一步规范了管理。
展出内容方面,纪念馆以中缅边民联欢大会和中缅联合勘界两件外交重大事件为主题,分为六个部分:边关名镇、文化畹町;万塔之国、金色缅甸;边民联欢、胞波情深;友好交往、和平往来;划定边界、缔结条约;互利合作、共享未来。展厅内展示了大量实物和照片,生动再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缅友好交往的历程。
建筑特色方面,中缅友好纪念馆利用中缅边民联欢大会旧址布展而成,保留了原始的建筑风貌和内部布局,成为见证中缅两国人民友谊的历史见证地。该建筑不仅是畹町比较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友好来往意义的建筑,也是周恩来总理参加中缅边民联欢大会下榻的府邸,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中缅友好纪念馆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传承历史记忆,弘扬中缅友谊:中缅友好纪念馆通过展示中缅边民联欢大会和中缅联合勘界等重大外交事件,生动再现了中缅两国人民50多年来的友好交往历史。这些历史事件不仅见证了中缅两国的传统友谊,也为今天的和平共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缅友好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陈列的历史文物和图片,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传达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纪念馆不仅展示了中缅两国的友好历史,还强调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了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
再次是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纪念馆通过展示中缅两国的文化差异和共同点,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理解。这不仅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也为推动边境地区的和谐发展做出了贡献。
作为重要的教育和实践基地:中缅友好纪念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历史的地方,还广泛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如“宣讲红色文化”“寻访红色足迹”等,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这些活动有助于将历史记忆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记者/续炳义,江苏大学特聘教授、四川省侨联文促会副会长兼文化产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侨联文促会副会长兼国际传播专委会主任、海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