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的足迹 到天涯海角 | 第七届世界厨师艺术荟开幕式暨国际烹饪艺术展演在海南三亚开启

全国政协办公厅等六单位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与河南日报社签定长期合作战略协议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与河南省侨联签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两会连线】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续炳义: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是传播贵州好声音的关键

海南省侨联牵手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助力自贸港建设再拓海外新舆境

惠通桥是一座炸不垮打不烂抢不走的大后方交通生命线

发布时间:    浏览量: 123825   来源: 海内外资讯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记者、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海内外杂志社记者联合报道)2024年10月11日,由中国侨联主办,云南省侨联承办,昆明市侨联、保山市侨联、德宏州侨联协办的“追梦中华·重走滇缅路”2024海外华文媒体云南采访行活动在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中国侨联办公厅副主任刘红的带领下走进云南保山境内的惠通桥参访, 来自马来西亚、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英国、美国、缅甸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26家海外华文媒体,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政协报4家中国主流媒体参加采访行活动。  云南省侨联党组成员、秘书长陈英姿,云南省侨联基层工作部一级调研员魏志国,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宣传处副处长曹晓婧,保山市侨联副主席李正苏等相关领导陪同参访。

 

 

       惠通桥与南侨机工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南侨机工在惠通桥附近的运输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惠通桥位于滇缅公路沿线,是抗战时期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南侨机工们在惠通桥附近进行了大量的物资运输工作,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南侨机工是抗日战争期间由陈嘉庚发起招募的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共有3200多名华侨青年参与,他们主要负责滇缅公路的运输任务。由于国内缺乏汽车司机和修理工,南侨机工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畏敌机轰炸,完成了大量的战略物资运输工作‌。
       惠通桥作为滇缅公路的一部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42年,日军攻占滇西,切断了滇缅公路,惠通桥也成为了战斗和封锁的目标。南侨机工们在惠通桥附近的运输活动不仅面临着敌人的轰炸,还要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紧张的时间压力‌。
       滇西抗战时的几组数据可见贡献,总人口9.4万人,驻扎中国远征军10万人,派出民夫150万人次,出动畜力53万匹头次,修通江防便道160公里,修复滇缅公路65公里,征集粮食1400万斤,征集肉食14万元,扩修毛路130公里,协助修筑战壕12公里。
       为了纪念南侨机工的贡献,惠通桥东岸设立了翁家贵铜像,以表彰这些华侨机工的英勇和牺牲精神。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南侨机工的致敬,也是对所有为抗战做出贡献的海外华侨的感谢‌。

 

 

       惠通桥在抗战中具有战略重要性,因为它不仅是滇缅公路上的重要桥梁,连接怒江两岸,而且是日军攻打昆明的唯一通道,其毁损与否直接关系到昆明的防御安全。‌
       惠通桥位于怒江上,是滇缅公路上的一座重要桥梁,连接了怒江两岸,是中国军队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通道。日军如果能够占领惠通桥,将能够迅速推进并威胁到昆明,对中国抗战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具体来说,惠通桥的毁损与否直接关系到昆明的防御安全。如果日军能够顺利通过惠通桥,他们只需要10天时间就能攻占昆明,这对中国抗战局势将是致命的打击。因此,中国军队在惠通桥上布置了炸药,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炸毁桥梁‌。
       此外,惠通桥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也使其成为日军攻击的重点。日军多次对惠通桥进行轰炸,但惠通桥凭借其坚固的结构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多次抵御住日军的攻击,成为抗战史上的传奇‌。
       惠通桥在抗战时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惠通桥位于滇缅公路上,是怒江上的重要桥梁,成为中国军队与外界联系的关键通道。1942年,日军沿滇缅公路侵占龙陵,中国远征军为了阻止日军的进攻,炸毁了惠通桥,将日军阻于怒江西岸,这一举动改变了滇西抗日战争的格局,保全了怒江以东的疆土,创造了挽救中华民族命运的奇迹。惠通桥因此声名远播,成为抗战时期的一个关键节点。
       然而,随着战争的持续和运输需求的增加,惠通桥因久历战乱而备受创伤,虽然经过逐年修缮以维持通车,但其荷载能力已不适应日益增长的运输要求。这一历史事实反映了惠通桥在抗战中的重要性和后续的维护挑战‌。
       此外,惠通桥还经历了多次被日机轰炸,显示了其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以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1942年5月5日,日军化装为难民悄悄接近惠通桥西岸,而中国军队和难民争相过桥撤退,导致桥面阻塞。守桥士兵在处理这一危机时,意外地引发了日军的注意,进而导致了惠通桥的炸毁,这一事件不仅阻滞了日军的进攻,还改变了抗战的进程‌。
        总之,惠通桥在抗战时期不仅是物资运输的生命线,也是中国军队抵御外敌、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关键防御工事,其战略意义和历史价值不可估量。

 

 

       惠通桥战役是抗日战争中的一场关键战役,发生在1942年5月,地点在怒江上的惠通桥。‌ 战役的背景是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败后撤退,日军紧追不舍,企图通过惠通桥占领云南,切断中国的国际通道。惠通桥不仅是日军进攻昆明的唯一通路,也是中国支援缅甸的唯一道路,因此其战略意义重大‌。
        战役的具体过程是,1942年5月5日晨,日军快速部队2000余人抢占地形,向惠通桥发起攻击。守桥部队与日军发生激烈交火,最终工兵营长张祖武果断下令炸桥,阻止了日军的进攻。炸桥后,中国军队及时赶到,与抢渡怒江的日军激战三昼夜,几乎全歼过江的日军。此战役被史学家称为“一分钟改写了历史”‌。
       战役的影响是显著的。惠通桥的炸毁阻止了日军的进攻,保住了云南,延缓了日军的进攻速度,为中国军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此外,惠通桥战役也展示了中国军人的英勇和决心,对当时的抗战局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惠通桥‌,位于云南省保山市境内,跨越怒江,是滇缅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座桥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坚固的结构,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与外界联系的关键通道。抗战期间惠通桥几次被炸毁与修复。
       1940年10月28日的首次轰炸‌。日军为了切断中国与外界的联系,对惠通桥进行了首次空袭。敌机投下炸弹,炸毁了桥的一部分,导致桥梁受损。守桥人员和部队迅速抢修,确保桥梁能够再次通行。

       1942年5月的第二次炸毁‌。在抗日战争进入关键阶段时,日军再次将惠通桥作为攻击目标。1942年5月4日,日军攻陷龙陵县城,导致交通拥堵,秩序混乱。为了阻止日军进一步前进,守桥部队决定炸毁东岸桥塔,惠通桥再次被毁。

       1944年的第三次修复与重建‌。随着战争形势的转变,中国军队于1944年夏天开始对惠通桥进行修复。仅用两个月的时间,桥梁重新开放,为前线运输提供了重要的物流支持。

       惠通桥的三次炸毁与重建,不仅见证了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保卫国家交通生命线的坚韧不拔。这座桥成为了战争与和平、破坏与重建的象征,其历史意义深远。

 

 

       在抗战时期,惠通桥作为滇缅公路上的重要通道,对于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起到了关键作用。虽然具体的物资分类数量清单难以详尽,但可以根据相关历史资料和记载,对部分物资进行归纳和概述。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惠通桥在抗战期间承载了巨大的物资运输压力。从大致的时间线来看,该桥自建成起就不断受到日军的空袭威胁,但其坚韧的结构使得每次攻击后都能迅速恢复通行,为抗战前线提供了宝贵的物资支持。
       从1938年12月至1942年5月,共有约45万多吨的国际援华物资通过这座桥梁运往后方。这些物资对于支持中国抗日战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包括了军火武器,还涵盖了粮食、药品等急需物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具体到物资的分类和数量,由于历史资料的限制,很难给出精确的数字。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通过惠通桥运送的物资包括了各种急需的军事物资、民用物资以及可能用于军事建设的原材料等。这些物资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们不仅帮助维持了军队的战斗能力,还缓解了因战争带来的社会经济压力。
       总的来说,虽然无法提供抗战时通过惠通桥的详细物资分类数量清单,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座桥梁在抗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支撑之一。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的历史档案或咨询历史学家。

 

 

       抗战时期通过惠通桥运输的物资主要包括战略物资、军用物资和援华物资。‌
       惠通桥作为滇缅公路上的重要桥梁,承担了运输战略物资的重要任务。在抗战时期,滇缅公路是中国唯一的对外交通运输生命线,惠通桥则是这条生命线上的关键节点。1938年8月,滇缅公路建成通车,12月首批援华物资经滇缅公路运入云南。从1939年到1940年6月间,滇缅公路月运入的军用物资已暴涨至1万吨,这些物资大部分通过惠通桥进行运输‌。
       具体来说,通过惠通桥运输的物资包括汽车、汽油、轮胎、兵工器材等军用物资,以及农矿产品和援华物资。这些物资对于中国的抗战至关重要,它们不仅用于维系前线的战斗需求,还支撑了全国的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美英等国的援华物资、苏联的援华物资也经由此线转运,惠通桥成为了这些物资运输的关键通道‌。

 

 

       惠通桥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非常重大,主要体现在其对抗日战争的贡献和象征意义上。惠通桥位于中国云南省保山市境内,跨越怒江,是云南省第一座钢索柔性桥。它不仅是滇缅公路上一座重要的桥梁,也是保山通往德宏乃至境外的交通要道。惠通桥在抗日战争期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誉为“抗战输血管”的滇缅公路在1937年修建时,特别是因为惠通桥的存在,才能缩短到腊戍的里程、节省时间、减少工程量。滇缅公路修通后,惠通桥成为了滇缅公路上的咽喉桥梁,多次被日机轰炸。1942年5月4日,日军沿滇缅公路侵占龙陵,5日中国远征军炸毁惠通桥,将日军阻于怒江西岸,改变了整个滇西抗日战争的格局,怒江以东的疆土得以保全,创造了挽救中华民族命运的奇迹。从此,惠通桥声名远播,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功勋桥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惠通桥因久历战乱备受创伤,虽然经过修缮维持通车,但其荷载能力已不适应日益增长的运输要求。1974年,全省第一座立孔跨径为116米的无支架吊装钢混箱形截面现代化拱桥“红旗桥”建成,代替了惠通桥,以满足两地居民互通互往的需求。尽管如此,对惠通桥的保护与管理从未停止过。如今,惠通桥留下的不仅是雄伟的英姿和坚强的身影,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惠通桥的存在不断激励我们勿忘历史,砥砺前行,自强振兴中华。
       总之,惠通桥不仅是一座物理上的桥梁,更是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重要象征和精神符号,它的历史意义深远且重大‌。

 

 

       惠通桥作为滇缅公路上的重要桥梁,它在抗日战争期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多次被日机轰炸,但每次都能迅速修复,保证了战略物资的运输。1942年,日军攻占龙陵县,惠通桥被炸毁,阻断了日军的进攻路线,为中国军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惠通桥不仅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在和平时期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它是保山通往德宏乃至境外的交通要道,缩短了里程,节省了时间,减少了工程量。滇缅公路修通后,惠通桥成为了滇缅公路上的咽喉桥梁,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保护惠通桥的现实意义在于,一是惠通桥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见证。保护它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教育后代珍惜和平生活;二是惠通桥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遗址,可以吸引大量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三是虽然现代化桥梁已经建成,但惠通桥作为历史遗迹,仍然是连接两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对于当地的交通和物流仍有重要意义。总之,惠通桥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和经济的宝贵资源。保护它对于传承历史、促进旅游、带动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记者/续炳义,江苏大学特聘教授、四川省侨联文促会副会长兼文化产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侨联文促会副会长兼国际传播专委会主任、海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
上一篇:贵州(马来西亚)投资和贸易推介会在吉隆坡成功举办
下一篇:第十四届马中企业家大会、马中总商会 34 周年暨马中建交 50 周年联欢会在吉隆坡隆重举办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hnwhrzx.com 海内外资讯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