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在一起

与马来西亚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YB郑立慷在一起

与马来西亚前新闻、 通讯及文化部副部长王赛之在一起

马来西亚前驻华特命全权大使拉惹·拿督·努西尔万在北京给侨商拜年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来西亚特命全权大使欧阳玉靖在一起

与第18任马来西亚上议院(Dewan Negara)主席,第8任森美兰州务大臣丹斯里莱士雅丁等在一起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厂参访

发布时间:    浏览量: 125412   来源: 海内外资讯
   (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国际华文媒体联盟记者、海内外杂社记者长沙报到)2025年7月27日,由中国侨联指导,湖南省侨联主办,益阳市侨联、怀化市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幸福湖南”2025海外华文媒体湖南采访行在湖南省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彭迪的带领下走进益阳参访,来自马来西亚、加拿大、德国、美国等16家海外华文媒体,以及人民网、华夏杂志社、湖南日报、湖南国际频道等四家国内涉侨媒体6人参加了采访行活动,湖南省侨联宣传联络处四级调研员刘为,以及益阳市侨联相关领导陪同参访。

       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厂有限公司是世界 500 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成员企业。 公司位于湖南省中部资水中游的安化县酉州, 是一家集茶叶生产、 研发、 销售、 旅游开发与经营、茶文化推广传播为一体, 贯穿茶产业上下游的现代化综合茶叶企业, 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安全、 放心的品质佳茗, 是健康茶生活的奉献者。公司注册资本 8000 万元,总占地面积120 亩(约 8 万平方米),员工 243 人,生产线 7 条(千两茶生产线 1 条、 手筑砖生产线 2 条、 机制砖生产线 2 条、 天尖茶生产线 1 条、科技茶生产线1 条),年产能 5000 吨,总投资约 3 亿元, 是湖南省茶叶龙头企业; 现为国家工业遗产点、 万里茶道湖南段重要遗产入选点、 全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 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农头企业、 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 湖南省工业旅游示范点、 湖南省工业品牌培育试点企业、 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

       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厂的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晋商在安化建立的茶行,历经百年发展,是安化黑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历史核心建筑群包括1902年建造的百年木仓、1950年苏联专家设计的锯齿形车间等,现存40年代至今的珍贵茶样和文献,被誉为“活态型茶叶博物馆”。
       茶厂前身是1902年晋商创建的茶行,1950年整合为公私合营茶厂,1959年正式定名湖南省安化茶厂。作为世界茶王“千两茶”和“湖红”的发源地,它见证了安化黑茶从传统手工制作到现代化生产的转型。

       现存建筑群包含百年木仓‌,1902年建造,国内保存最完整的纯木质茶叶仓库,可存储1000余吨茶叶,仓内微生物环境独特,支持茶叶陈化和品质提升;锯齿形车间‌,1950年由苏联专家设计,见证计划经济时期工业化生产模式;清代茶叶作坊‌,保留传统制茶工艺流程,现为非遗技艺体验中心,游客可体验手工筛茶、制作手筑茯砖茶等。

       2019年新厂房落成后,茶厂拓展工业旅游和文化推广,成为安化黑茶文化中心,并入选国家工业遗产和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如何将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厂打造为文创产业品牌,需结合其文化底蕴与现代科技,从以下维度发力,一是文化IP塑造。依托茶厂百年历史与安化黑茶文化,提炼“万里茶路”“千两茶技艺”等核心文化元素,通过数字创意重构文化叙事。例如开发系列文创产品(如数字藏品、主题文创茶具),结合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进行精准传播,单条短视频播放量目标突破1亿次。 ‌‌
       二是科技融合创新。利用茶厂现有智能化生产线(如三层环型自动化茶砖生产线、5G智慧溯源体系),开发“透明工厂”沉浸式体验项目,游客可通过VR设备实时观看茶叶加工流程。结合元宇宙概念打造数字孪生茶园,用户可通过虚拟现实参与茶叶种植与采摘体系。 ‌‌
       三是产业生态构建。推动茶旅融合,建设“茶文化+科技体验”主题园区,配套黑茶博物馆、非遗技艺展示馆等文化设施。依托安化黑茶交易中心资源,打造文创产品集中展示与交易平台,支持企业入驻园区形成集聚效应。 ‌‌
      四是活化品牌故事。通过微短剧、直播等形式讲述茶厂历史(如恢复千两茶生产的关键节点、湖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的合作故事),单部微短剧播放量目标突破3亿次。开发主题文创餐饮(如“黑茶火锅”主题餐厅),将茶文化融入消费场景。

       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厂通过修缮历建筑、融合文化体验与工业旅游,成功打造了兼具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的景观文化。一是修缮历史建筑物。茶厂对1902年建的木质仓库(木仓)、清光绪17年建的茶叶作坊等历史建筑进行严格“修旧如旧”的修缮,保留了建筑原有风貌和结构。木仓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纯木质茶叶仓库,现仍用于茶叶存储,其独特的微生态环境使茶叶陈化品质提升。
       二是工业旅游与文化体验。非遗技艺体验中心‌,在清代作坊内设置手工筛茶、手筑茯砖等体验项目,游客可参与制作,年均接待超万人次;黑茶博物馆工场‌,将生产、展示、售卖融合,通过AR技术重现制茶流程,游客可“AR扫描”触发动态工艺展示,并参与品鉴互动。
       三是智能化升级。引入黑茶发花烘房等智能化设备,通过精准控温控湿技术,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缩短生产周期60%,同时保留手工制茶的文化内核。
       四是生态与工业融合。茶厂将地理环境与黑茶文化结合,通过建筑设计与自然元素的互动,打造出既保留传统韵味又具现代功能的景观空间,成为兼具文化展示与工业旅游的特色地标。(记者/续炳义,媒体人、江苏大学特聘教授、海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
上一篇:走进天下福地大美怀化参访,体验这里的山水人文与红色文化
下一篇:了解黑茶·读懂安化·走进安化黑茶博物馆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hnwhrzx.com 海内外资讯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