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在一起

与马来西亚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YB郑立慷在一起

与马来西亚前新闻、 通讯及文化部副部长王赛之在一起

马来西亚前驻华特命全权大使拉惹·拿督·努西尔万在北京给侨商拜年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来西亚特命全权大使欧阳玉靖在一起

与第18任马来西亚上议院(Dewan Negara)主席,第8任森美兰州务大臣丹斯里莱士雅丁等在一起

江东新区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启动封关运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发布时间:    浏览量: 158689   来源: 海内外资讯
     (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海口报道)2025年8月25日,由中国侨联指导,海南省侨联主办,海口市侨联、琼海市侨联、万宁市侨联、五指山市侨联、陵水县侨联协办,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海南分公司承办的“追梦中华·昂扬自贸港”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采访行在海南省侨联宣法部部长林斐和中新社海南分社社长罗钦文的带领下走进海口江东新区参访,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加拿大、尼日利亚、西班牙、法国、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的海外华文媒体负责人,以及中国央视总台、人民政协网、中国网、中国新闻报、中国新闻网5家国内主流媒体代表参加参访。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海南分公司总经理冯岛,海南省侨联宣法部三级调研员吴纪龙等领导陪同参访。
       江东新区始终坚持“突出生态绿色与城乡一体发展两大优势”推进绿色低碳建设。一是推进零碳新城建设,编制完成《海口江东新区生态文明及零碳新城设计导则》,提出比全国提前2年实现碳达峰目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建成江东企业港、海南能源交易大厦、美兰机场T2航站楼等51个绿色低碳示范项目。二是构建清污分流全流程可追溯的“1+6+15”高质量管控机制;完成全域水系304个排污口排查,协调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福创溪等水质稳定达标。三是全力推进“六水共治”,按照“雨污全分流、污水全收集、收集全处理”要求,规划建设污水骨干管网总长450公里,目前已完工145公里,占规划总管网的32%。四是开展“增绿”“护蓝”行动,建成迈雅河、道孟河、芙蓉河三大湿地公园和江东大道、白驹大道、琼山大道等城市绿廊;推进南渡江河口右岸生态修复工程;开工建设东寨港三江湾生态修复项目。

       江东新区拓宽融资渠道,丰富融资手段,多措并举为江东新区项目建设及综合业务推进提供资金保障。一是以“股权投资+施工总承包”的模式开发安置房项目约306万方,通过约30亿政府投入,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约170亿元,撬动比1:6。二是江东.梧桐里安居房项目通过“股权+EPC”招标确定合作开发单位,可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约51亿元。三是江东新区积极抢抓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政策窗口期,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成功批复并投放全省首单项目——产业发展配套路网项目(二期)近6000万元。四是推动片区综合开发,针对江东新区CBD南片区等重要区域,与社会资本方协同推进片区的综合开发,促进片区打造城市形象。五是海口江东新区首个互联网产业基金“海口市智慧创新股权投资基金”成功备案,首期资金规模1亿元人民币,主要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终端制造、智能算力、智能制造、集成电路封测及数字经济和互联网相关企业。
       江东新区坚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累计推出24项制度创新举措,其中6项国家级案例、8项省级案例。聚焦跨境资金、贸易自由便利,围绕监管模式、政策落地推进制度集成创新。一是打通9610、9710、9810、1210业务,实现跨境电商监管模式全覆盖,创新跨境电商、国际快件“两场合一”高效监管模式,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度。《打造机场口岸一站式通关的跨境电商9610新模式》案例入选《2023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在全国进行重点推介。二是推动电子提单在散货离岸贸易中的应用,建立企业池银行互认机制,推动银行“真实性审核从事前审查转为事后核查”,创新“金融+信用”模式,提升离岸贸易结算便利度。《打造国内外散货贸易的“海南经验”》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案例征集活动”案例。三是联动海口海关、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等单位,合力推动航空器进出境维修免关税新模式案例落地。《航空器维修免关税服务新模式》入选海南省第十八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同时,作为首批自贸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试点案例获商务部认可推广。

       江东新区坚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累计推出24项制度创新举措,其中6项国家级案例、8项省级案例。聚焦跨境资金、贸易自由便利,围绕监管模式、政策落地推进制度集成创新。一是打通9610、9710、9810、1210业务,实现跨境电商监管模式全覆盖,创新跨境电商、国际快件“两场合一”高效监管模式,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度。《打造机场口岸一站式通关的跨境电商9610新模式》案例入选《2023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在全国进行重点推介。二是推动电子提单在散货离岸贸易中的应用,建立企业池银行互认机制,推动银行“真实性审核从事前审查转为事后核查”,创新“金融+信用”模式,提升离岸贸易结算便利度。《打造国内外散货贸易的“海南经验”》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案例征集活动”案例。三是联动海口海关、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等单位,合力推动航空器进出境维修免关税新模式案例落地。《航空器维修免关税服务新模式》入选海南省第十八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同时,作为首批自贸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试点案例获商务部认可推广。

       江东新区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聚焦建设营商环境示范标杆园区目标,不断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一是持续推进政务便利化、标准化管理。通过联合审批等方式,承接省市级权限562项,实现涉企事项一站式办理。全面提升审批效率,园区整体审批时限压缩达90%。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事项要素,对比深圳前海、上海临港等先进地区,实现60%事项领先,剩余40%持平。深化信用园区建设,制定出台《信用园区建设总体方案》《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信用+行政审批、信用+人才住房补贴、信用+事中事后监管”。在全省率先推行容缺办理改革,进一步拓展告知承诺制事项,目前江东新区工程类告知承诺制事项数量达15类,全省排名第一。联合公安,整合户政和出入境服务,在全省重点园区中率先实现32项公安服务事项“一窗通办”。二是持续优化企业服务。围绕精准服务和平台赋能,深化“链长+管家+专班”三级机制,牵头完善企业联合会的联合运营机制,筹建大宗贸易、现代服务业、临空经济、产城融合四大专业专委会,围绕有色金属、融资、跨境投资等主题举办产业沙龙,为园区重点企业发展赋能,2025年上半年累计协助重点企业解决问题80余项,如协助大新华飞维顺利获取“两用物项”出口批件、解决吉耐斯发维保税维修一线出区维修征税卡点问题等。制定和完善5项针对中小企业的服务管理办法,围绕企业发展全周期,提供政策、人才、融资等八大领域专业化服务,实施政策精准推送、资源高效对接、诉求快速解决。2025年上半年累计14家企业完成升规;协助超30家企业与银行对接申贷,拟授信额度2770万元。三是持续打造人才发展良好生态。围绕打造“国际人才集聚高地”,引培并举建立多元化引才机制。出台《海口江东新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及管理办法,将园区“4+X”重点产业的急需紧缺人才岗位纳入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并享受相应人才待遇,进一步拓宽园区人才范围;深化“政校企”合作机制,推动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省内5所高校与2家园区企业共签约6项校企协议,推动数字标注产教基地建设。编制江东新区外籍人才扶持政策,从创业扶持、工作生活便利度提升等方面提升外籍人才获得感;相继举办第八届工业信息安全技能大赛复赛、“国际人才社区”挂牌仪式、夏日星空音乐会、万人健步走等主题活动,助力国内外人才在江东汇聚,提升园区国际化、开放性水平。累计协助园区企业招引中高端人才8000余人,2025年上半年引才1000余人,其中外籍人才10人;累计认定高层次人才331人,其中C类及以上人才11人;CBD入驻人数达4700人。(记者/续炳义,媒体人、江苏大学特聘教授、海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
上一篇: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型热带植物种业科技产业园区
下一篇:百闻不如一见,江东新区在飞跃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hnwhrzx.com 海内外资讯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