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量:
175638
来源:
海内外资讯
(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海口报道)2025年8月26日,由中国侨联指导,海南省侨联主办,海口市侨联、琼海市侨联、万宁市侨联、五指山市侨联、陵水县侨联协办,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海南分公司承办的“追梦中华·昂扬自贸港”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采访行在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海南分公司总经理冯岛、海南省侨联宣法部三级调研员吴纪龙的带领下走进琼海市参访,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加拿大、尼日利亚、西班牙、法国、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的海外华文媒体负责人,以及中国央视总台、人民政协网、中国网、中国新闻报、中国新闻网5家国内主流媒体代表参加参访。
琼海市位于海南省东部沿海,陆地面积171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530.8平方公里,现辖12个镇,5个居,204个村(居)委会,一个专属经济区(华侨农场),常住人口53.05万人,旅居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55万多人,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文明之乡”美誉,是充满传奇色彩的红色娘子军故乡、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著名的中国温泉之乡。
琼海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唐显庆五年(公元660年)设置乐会县,为琼海渊源之始。195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琼东、乐会、万宁县合并,因地处琼州东海岸,故称琼海县,建治嘉积镇,翌年11月析出万宁县。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琼海县,设立琼海市。潭门渔民祖辈相传的“更路簿”详细记录南海诸岛特征及航行路线等,是南海主权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的重要历史证据。琼海市拥有“一机场一高铁三高速四港口”,是海南首个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的县级市。
近年来,琼海市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首批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
当前,琼海市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为指引,全面对标中央、省委赋予琼海的发展定位要求,积极探索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充分发挥琼海的独特优势,深度融入“三极一带一区”区域布局,争当滨海城市带建设“优等生”。
2025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5.39亿元,增长2.4%;工业增加值6.89亿元,增长5.7%;固定资产投资60.93亿元,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6亿元,增长0.1%;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98亿元,增长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54元,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46元,增长6.4%。
二是政策支持体系,琼海市出台了《琼海市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办法》,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育库入库、迁入奖励等提供多项扶持措施。例如:首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可获得20万-30万元奖励;纳入培育库的企业一次性获5万元扶持资金;迁入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最高可获30万元奖励。
三是重点产业布局琼海市聚焦现代生物医药、航天、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例如:
博鳌未来医院依托细胞、基因治疗技术,推进精准医疗技术转化;宝莱水产通过数字化育苗管理系统,提升水产种苗研发能力。
四是未来发展规划,2025年琼海市将继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计划新增瞪羚企业、领军企业认定,进一步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二是政策与开放红利,封关运作机遇,2025年全岛封关后,琼州海峡物流需求激增,海峡股份(琼海本土企业)将主导南北航线整合,新增新能源船舶降低成本,受益于“零关税”政策;人才与创新驱动,海南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吸引高端人才“组团式”流入,支撑科技与产业升级。
三是可持续发展目标,零碳示范区引领,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已实现降碳96.2%,将推广绿色建筑与清洁能源应用;乡村振兴融合,规划建设滨海乡村旅游度假区,推动“蓝绿共生”模式;关键挑战与风险,需平衡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如2024年灾后重建),以及产业升级中的资金与技术瓶颈。(记者/续炳义,媒体人、江苏大学特聘教授、海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
琼海市位于海南省东部沿海,陆地面积171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530.8平方公里,现辖12个镇,5个居,204个村(居)委会,一个专属经济区(华侨农场),常住人口53.05万人,旅居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55万多人,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文明之乡”美誉,是充满传奇色彩的红色娘子军故乡、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著名的中国温泉之乡。
琼海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唐显庆五年(公元660年)设置乐会县,为琼海渊源之始。195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琼东、乐会、万宁县合并,因地处琼州东海岸,故称琼海县,建治嘉积镇,翌年11月析出万宁县。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琼海县,设立琼海市。潭门渔民祖辈相传的“更路簿”详细记录南海诸岛特征及航行路线等,是南海主权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的重要历史证据。琼海市拥有“一机场一高铁三高速四港口”,是海南首个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的县级市。
近年来,琼海市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首批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
当前,琼海市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为指引,全面对标中央、省委赋予琼海的发展定位要求,积极探索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充分发挥琼海的独特优势,深度融入“三极一带一区”区域布局,争当滨海城市带建设“优等生”。
2025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5.39亿元,增长2.4%;工业增加值6.89亿元,增长5.7%;固定资产投资60.93亿元,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6亿元,增长0.1%;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98亿元,增长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54元,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46元,增长6.4%。
二是政策支持体系,琼海市出台了《琼海市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办法》,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育库入库、迁入奖励等提供多项扶持措施。例如:首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可获得20万-30万元奖励;纳入培育库的企业一次性获5万元扶持资金;迁入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最高可获30万元奖励。
三是重点产业布局琼海市聚焦现代生物医药、航天、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例如:
博鳌未来医院依托细胞、基因治疗技术,推进精准医疗技术转化;宝莱水产通过数字化育苗管理系统,提升水产种苗研发能力。
四是未来发展规划,2025年琼海市将继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计划新增瞪羚企业、领军企业认定,进一步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二是政策与开放红利,封关运作机遇,2025年全岛封关后,琼州海峡物流需求激增,海峡股份(琼海本土企业)将主导南北航线整合,新增新能源船舶降低成本,受益于“零关税”政策;人才与创新驱动,海南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吸引高端人才“组团式”流入,支撑科技与产业升级。
三是可持续发展目标,零碳示范区引领,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已实现降碳96.2%,将推广绿色建筑与清洁能源应用;乡村振兴融合,规划建设滨海乡村旅游度假区,推动“蓝绿共生”模式;关键挑战与风险,需平衡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如2024年灾后重建),以及产业升级中的资金与技术瓶颈。(记者/续炳义,媒体人、江苏大学特聘教授、海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