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在一起

与马来西亚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YB郑立慷在一起

与马来西亚前新闻、 通讯及文化部副部长王赛之在一起

马来西亚前驻华特命全权大使拉惹·拿督·努西尔万在北京给侨商拜年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来西亚特命全权大使欧阳玉靖在一起

与第18任马来西亚上议院(Dewan Negara)主席,第8任森美兰州务大臣丹斯里莱士雅丁等在一起

巴厘村通过多元文化融合与文旅结合实现了归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    浏览量: 175635   来源: 海内外资讯
    (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海口报道)2025年8月27日,由中国侨联指导,海南省侨联主办,海口市侨联、琼海市侨联、万宁市侨联、五指山市侨联、陵水县侨联协办,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海南分公司承办的“追梦中华·昂扬自贸港”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采访行在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海南分公司总经理冯岛、海南省侨联宣法部三级调研员吴纪龙的带领下走进万宁巴厘村参访,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加拿大、尼日利亚、西班牙、法国、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的海外华文媒体负责人,以及中国央视总台、人民政协网、中国网、中国新闻报、中国新闻网5家国内主流媒体代表参加参访。
       万宁巴厘村是位于海南万宁兴隆华侨农场的特色文化景区,以归侨文化为主题,融合南洋风情与历史记忆。这里以印尼归侨文化为核心,展示来自21个国家归侨的生活、习俗与历史,通过五大功能区(南洋文化馆、归侨生活区、南洋风情街、归侨根缘馆、产品体验区)呈现。例如,游客可体验印尼传统手工艺、品尝南洋风味美食,并参观复原的归侨家居场景(如50年代马来西亚茅草房、60年代印尼砖瓦房等)。 ‌‌景区年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年营收超4000万元,解决了107名归侨侨眷的就业问题,并带动周边住宿、餐饮等产业发展。其文旅融合模式(如传统歌舞互动、特色美食体验)成为海南文化旅游的典范。 ‌‌

       巴厘村由五个功能区组成,南洋文化馆通过图片和文字详实记载南洋归侨回国的真实情况,展示兴隆华侨农场60多年来的建设发展史。

       归侨生活区通过以三个不同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归侨家居为背景(50年代马来西亚归侨的茅草房、60年代印尼归侨的砖瓦房、70年代越南归侨的石头房),通过不同侨居国的手工作坊体验,再现一幅幅马来归侨炒咖啡、印尼归侨烤薄饼、越南归侨做椰糖的真实画面。
       南洋风情街是在在景区花梨山搭建一个有东南亚特色的舞台,以老归侨自娱自乐的歌舞弹唱表演,游客也可互动参与,听欢快的音乐、看迷人的舞姿、穿鲜艳的花衫、品尝风味小吃、体验异国风情。
       归侨根缘馆利用现有根艺馆,讲述南洋归侨与兴隆的情缘故事,把根艺布置与兴隆华侨农场的开发建设结合起来,唤醒人们爱护绿色、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产品体验区内以南洋文化为底蕴、以南洋风味为基石,经营销售仅有的南国“老归侨”系列特色产品,“品尝南国风味、领略南洋风情”。

       万宁巴厘村作为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的核心文化载体,通过多元文化融合与文旅结合,实现了归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首先是文化传承方式,景区通过复原归侨生活场景、展示异国风情、开展特色歌舞互动、经营南洋风味美食等方式,将侨乡文化转化为可触、可感、可体验的旅游产品。例如,游客可参与印尼传统舞蹈、学习印尼语、品尝马来西亚卤鸭等美食,亲身体验归侨在兴隆的创业历程。 ‌‌
       其次是历史背景独特,1951年,756名马来西亚难侨迁至万宁兴隆,随后陆续接纳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归难侨,形成独特的侨乡文化。景区内的归侨文化馆保存了70余年归侨历史记忆,通过老照片、文字记录及实物展示,保存了华侨农场的发展脉络。 ‌‌
       还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巴厘村年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年营收超4000万元,解决了107名归侨侨眷就业问题,并带动周边旅馆、民宿等产业发展。景区还成为“海南兴隆印尼侨友会”“新马泰侨友会”活动基地,成为凝聚侨心、汇集侨智的重要平台。 ‌‌
       再就是国际文化交流,景区聘请印尼工匠雕刻作品、邀请印尼美术学院学生参与壁画创作,并定期举办印尼文化展示活动。2025年8月,景区接待了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通过互动体验进一步传播了归侨文化。(记者/续炳义,媒体人、江苏大学特聘教授、海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
上一篇:挑战与机遇通行,兴隆咖啡谷在传承和创新中前行
下一篇:海南万宁市的明天更美好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hnwhrzx.com 海内外资讯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