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量:
180577
来源:
海内外资讯
(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海口报道)2025年8月28日,由中国侨联指导,海南省侨联主办,海口市侨联、琼海市侨联、万宁市侨联、五指山市侨联、陵水县侨联协办,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海南分公司承办的“追梦中华·昂扬自贸港”2025海外华文媒体海南采访行在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海南分公司总经理冯岛、海南省侨联宣法部三级调研员吴纪龙的带领下走进五指山水满乡“五指山野生水满茶基地”参访,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加拿大、尼日利亚、西班牙、法国、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的海外华文媒体负责人,以及中国央视总台、中国网、中国新闻报、中国新闻网等国内主流媒体代表参加参访。
五指山椰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五指山市重点侨资企业之一,其座落在海南最高峰--五指山脚下,占地面积60公顷,以茶叶种植和加工为主,公司总经理郑丽娟,是五指山市马来西亚侨眷,国家级茶叶审评师,曾任五指山市政协常委、五指山市茶叶协会会长。
五指山椰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肖玉芳,1953年从马来西亚回国,落户在万宁兴隆农场,开发种植胡椒、橡胶、咖啡等。1974年肖玉芳到五指山工作,1993年退休后创建海南椰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在澄迈开发种植苦丁茶。2001年,投资400万元在五指山水满乡建立五指山野生水满茶基地,成立了五指山椰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女儿郑丽娟担任总经理。该公司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建成了集优良茶种选育推广、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品饮、品牌营销、茶文化传播、茶园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示范园。
该公司在管理好五指山市通什镇红山片区550亩茶园的基础上,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配合我省全面发展休闲农业和全域旅游的战略需要,加大了在畅好乡的投入,计划扩种300亩有机茶。把水满乡农民种茶致富的好经验推广应用到五指山市的各乡村,为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
五指山椰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大力支持五指山民族山区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关心帮助和带动当地农村贫困户致富。郑丽娟通过多年摸索研究,利用五指山原生百年野生大叶茶为母本,采用茶叶冬控催稍技术,建立了采穗园及种苗繁育基地,成功地在公司大田引种。并每年向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推广水满茶种植,改变当地农民上山挖掘实生苗种茶的传统,应用良种繁育、设施改良、生产环境、精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茶叶栽培技术,加快推广金萱茶叶优良新品种和本地大叶茶适用栽培技术。并联合有关部门单位,为农民免费举办茶叶栽培技术培训班,采取理论课加茶树园地实际操作相结合办法,为村民免费培训,共培训670户,发放培训资料2500多册,不断提高当地茶农的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技能。同时以免费提供种苗,与茶农签订回购茶青协议的模式,有效地确保当地茶农生产的茶叶在达到国家茶叶质量安全标准的前提下,一芽二叶保底价为30元/公斤,随行就市,高价时可达200元/公斤,就高不就低,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种茶户每亩日茶青收入350元,如果种5亩茶,采摘期11个月,最低年收入元,确保了农民的增收。既保护了生态,又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原生物种,引导农民种茶增加收入,家家户户都从茶叶中得到可观的收成。有效促进五指山茶产业的发展壮大,全市推广面积170多公顷,其中水满乡五个村委会,22个自然村,202户种茶134公顷;通什镇3个村委会20个自然村共200多户(其中贫困户102户)种茶36公顷。水满乡的牙排、永训、什顺、方应、什再、方响、方好、苗族新村、水满上下村、什甫、方龙等村庄的农民,都盖起了楼房,都是靠勤劳种茶得来的。如今,茶青收入已成为水满乡农民致富增收的主要来源。慕名而来品尝五指山红茶的游客络绎不绝,又带旺了旅游酒店与农家乐的生意,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其次是生态与经济效益结合,基地依托五指山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独特气候(低纬度、高海拔、昼夜温差大),发展有机大叶种茶。茶园多位于海拔680米以上的热带雨林区,茶叶品质优良,形成“华夏第一早春茶”品牌。
还有延伸产业链条,基地将茶叶与文旅融合,打造“茶+文旅”模式。游客可体验采茶、制茶全过程,并参观茶艺表演。2023年,水满乡年接待游客超55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4000万元。
关键是政策支持与品牌建设,当地政府通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整合科研、企业、合作社等资源,推动标准化生产。五指山水满茶作为独立茶种获得省级农产品认证,进一步拓宽市场。 (记者/续炳义,媒体人、江苏大学特聘教授、海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
五指山椰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五指山市重点侨资企业之一,其座落在海南最高峰--五指山脚下,占地面积60公顷,以茶叶种植和加工为主,公司总经理郑丽娟,是五指山市马来西亚侨眷,国家级茶叶审评师,曾任五指山市政协常委、五指山市茶叶协会会长。
五指山椰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肖玉芳,1953年从马来西亚回国,落户在万宁兴隆农场,开发种植胡椒、橡胶、咖啡等。1974年肖玉芳到五指山工作,1993年退休后创建海南椰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在澄迈开发种植苦丁茶。2001年,投资400万元在五指山水满乡建立五指山野生水满茶基地,成立了五指山椰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女儿郑丽娟担任总经理。该公司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建成了集优良茶种选育推广、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品饮、品牌营销、茶文化传播、茶园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示范园。
该公司在管理好五指山市通什镇红山片区550亩茶园的基础上,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配合我省全面发展休闲农业和全域旅游的战略需要,加大了在畅好乡的投入,计划扩种300亩有机茶。把水满乡农民种茶致富的好经验推广应用到五指山市的各乡村,为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
五指山椰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大力支持五指山民族山区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关心帮助和带动当地农村贫困户致富。郑丽娟通过多年摸索研究,利用五指山原生百年野生大叶茶为母本,采用茶叶冬控催稍技术,建立了采穗园及种苗繁育基地,成功地在公司大田引种。并每年向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推广水满茶种植,改变当地农民上山挖掘实生苗种茶的传统,应用良种繁育、设施改良、生产环境、精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茶叶栽培技术,加快推广金萱茶叶优良新品种和本地大叶茶适用栽培技术。并联合有关部门单位,为农民免费举办茶叶栽培技术培训班,采取理论课加茶树园地实际操作相结合办法,为村民免费培训,共培训670户,发放培训资料2500多册,不断提高当地茶农的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技能。同时以免费提供种苗,与茶农签订回购茶青协议的模式,有效地确保当地茶农生产的茶叶在达到国家茶叶质量安全标准的前提下,一芽二叶保底价为30元/公斤,随行就市,高价时可达200元/公斤,就高不就低,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种茶户每亩日茶青收入350元,如果种5亩茶,采摘期11个月,最低年收入元,确保了农民的增收。既保护了生态,又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原生物种,引导农民种茶增加收入,家家户户都从茶叶中得到可观的收成。有效促进五指山茶产业的发展壮大,全市推广面积170多公顷,其中水满乡五个村委会,22个自然村,202户种茶134公顷;通什镇3个村委会20个自然村共200多户(其中贫困户102户)种茶36公顷。水满乡的牙排、永训、什顺、方应、什再、方响、方好、苗族新村、水满上下村、什甫、方龙等村庄的农民,都盖起了楼房,都是靠勤劳种茶得来的。如今,茶青收入已成为水满乡农民致富增收的主要来源。慕名而来品尝五指山红茶的游客络绎不绝,又带旺了旅游酒店与农家乐的生意,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其次是生态与经济效益结合,基地依托五指山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独特气候(低纬度、高海拔、昼夜温差大),发展有机大叶种茶。茶园多位于海拔680米以上的热带雨林区,茶叶品质优良,形成“华夏第一早春茶”品牌。
还有延伸产业链条,基地将茶叶与文旅融合,打造“茶+文旅”模式。游客可体验采茶、制茶全过程,并参观茶艺表演。2023年,水满乡年接待游客超55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4000万元。
关键是政策支持与品牌建设,当地政府通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整合科研、企业、合作社等资源,推动标准化生产。五指山水满茶作为独立茶种获得省级农产品认证,进一步拓宽市场。 (记者/续炳义,媒体人、江苏大学特聘教授、海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