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量:
155523
来源:
海内外资讯
(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山东泰安报道)2025年9月7日,由中国登山协会、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泰安市人民政府、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商务厅、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泰安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以“文、旅、体、商融合”为理念,包含开幕式、登山比赛、文旅展览等板块的“第三十九届泰山国际登山节在山东泰安隆重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一万多名选手,和韩国泰安郡、济州特别自治道、肯尼亚山东商会代表团、其它境外嘉宾、媒体人、自媒体网络达人、留学生、相关文化旅游交流团代表及泰安文旅国际推荐官,山东省内 15 市文旅部门负责人,各级媒体代表等参加活动。
泰山国际登山节是泰安市最具影响力的节庆活动,自1987年首届举办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十九届,2025年9月5日至10日将举办第三十九届活动是以“文、旅、体、商融合”为理念,包含开幕式、登山比赛、文旅展览等板块。2025年活动吸引超1.1万名选手参与,其中53.1%为省外选手。
近年来,泰安市围绕培育好“泰山+”文旅品牌,运用系统思维加强谋划设计,坚持“串珠成链、山城联动、全域融合、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加快“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泰山旅游向全域旅游、城市流量向发展增量、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四个转变,推动泰安文旅二次创业、再创辉煌,走出一条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品牌穿透力和综合带动力的发展新路。2024年,泰安被评为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城市、中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泰安市连续两年在全省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作典型发言。2025年1-6月份,全市接待国内游客4286.3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15.65亿元,分别增长8.96%、9.08%;1-8月,泰山景区登山游客量达到627.15万人。
文化底蕴深厚。泰安是文化大市、文物大市。境内五岳独尊的泰山,被誉为中国文化史的局部缩影、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大汶口考古遗址公园成功创建第五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当选山东省首届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秘书长单位。出台《泰安市大汶口文化遗址保护条例》,是省内首部以地方立法形式保护古遗址类文物资源的法规。全市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居全省第一位;不可移动文物242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105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7万余件。省级不可移动革命文物67处,可移动革命文物189件套。5项工程入选2024年全省十大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泰山景区建成省级文物保护示范区。5个项目入选2025年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项目计划,列全省第二位。全市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2项、省级8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名、省级34名。28个项目入选第六批省级非遗项目,居全省第一位。
产业转型升级。据初步统计测算,2025年上半年,泰安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70.4亿元,同比增长6.1%,居全省第3位;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99.2亿元,增长7.4%,居全省第5位;文体娱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8%,高于全省3.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现代服务业2.8个百分点。“泰山+”旅游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支柱型雁阵集群,是全省唯一精品旅游产业集群。大安·泰山文化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入选2025年度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储备项目,全省仅2个文化创意类项目入选。全市精品旅游产业集群总数达到3个,为全省地级市最多;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精品旅游产业集群总数4个,并列全省第一位。东平湖文化旅游发展集团入选新一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抢抓“齐鲁1号”旅游列车经停泰山站契机,对百年泰山站老站房进行保护性利用,打造文旅驿站暨津浦铁路博物馆,是津浦线上唯一铁路博物馆,被评为山东省微短剧拍摄取景地。对运营15年的《封禅大典》演出完成升级改版,净收入同比增长24%。打造全新文创IP,以泰山“镇山三宝”之首沉香狮子为原型,推出城市吉祥物“敢敢当当”,开发出城市伴手礼、民俗手创、数字媒体等六大类、上百种文创产品,设立旗舰店、专营店、酒店代销点39处,2025年将扩大到60处,预计全年营业收入达到3000万元。从176件老字号、驰名商标、文创旅游商品中,评出20款“泰有礼”城市礼品,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2.2%,2025年1-6月同比增长45.77%。在2025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上斩获2块金牌,占金牌总数的十分之一,泰安是全国唯一获得两块金牌的地级市。
泰山国际登山节是泰安市最具影响力的节庆活动,自1987年首届举办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十九届,2025年9月5日至10日将举办第三十九届活动是以“文、旅、体、商融合”为理念,包含开幕式、登山比赛、文旅展览等板块。2025年活动吸引超1.1万名选手参与,其中53.1%为省外选手。
近年来,泰安市围绕培育好“泰山+”文旅品牌,运用系统思维加强谋划设计,坚持“串珠成链、山城联动、全域融合、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加快“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泰山旅游向全域旅游、城市流量向发展增量、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四个转变,推动泰安文旅二次创业、再创辉煌,走出一条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品牌穿透力和综合带动力的发展新路。2024年,泰安被评为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城市、中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泰安市连续两年在全省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作典型发言。2025年1-6月份,全市接待国内游客4286.3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15.65亿元,分别增长8.96%、9.08%;1-8月,泰山景区登山游客量达到627.15万人。
文化底蕴深厚。泰安是文化大市、文物大市。境内五岳独尊的泰山,被誉为中国文化史的局部缩影、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大汶口考古遗址公园成功创建第五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当选山东省首届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秘书长单位。出台《泰安市大汶口文化遗址保护条例》,是省内首部以地方立法形式保护古遗址类文物资源的法规。全市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居全省第一位;不可移动文物242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105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7万余件。省级不可移动革命文物67处,可移动革命文物189件套。5项工程入选2024年全省十大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泰山景区建成省级文物保护示范区。5个项目入选2025年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项目计划,列全省第二位。全市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2项、省级8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名、省级34名。28个项目入选第六批省级非遗项目,居全省第一位。
产业转型升级。据初步统计测算,2025年上半年,泰安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70.4亿元,同比增长6.1%,居全省第3位;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99.2亿元,增长7.4%,居全省第5位;文体娱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8%,高于全省3.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现代服务业2.8个百分点。“泰山+”旅游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支柱型雁阵集群,是全省唯一精品旅游产业集群。大安·泰山文化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入选2025年度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储备项目,全省仅2个文化创意类项目入选。全市精品旅游产业集群总数达到3个,为全省地级市最多;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精品旅游产业集群总数4个,并列全省第一位。东平湖文化旅游发展集团入选新一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抢抓“齐鲁1号”旅游列车经停泰山站契机,对百年泰山站老站房进行保护性利用,打造文旅驿站暨津浦铁路博物馆,是津浦线上唯一铁路博物馆,被评为山东省微短剧拍摄取景地。对运营15年的《封禅大典》演出完成升级改版,净收入同比增长24%。打造全新文创IP,以泰山“镇山三宝”之首沉香狮子为原型,推出城市吉祥物“敢敢当当”,开发出城市伴手礼、民俗手创、数字媒体等六大类、上百种文创产品,设立旗舰店、专营店、酒店代销点39处,2025年将扩大到60处,预计全年营业收入达到3000万元。从176件老字号、驰名商标、文创旅游商品中,评出20款“泰有礼”城市礼品,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2.2%,2025年1-6月同比增长45.77%。在2025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上斩获2块金牌,占金牌总数的十分之一,泰安是全国唯一获得两块金牌的地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