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在一起

与马来西亚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YB郑立慷在一起

与马来西亚前新闻、 通讯及文化部副部长王赛之在一起

马来西亚前驻华特命全权大使拉惹·拿督·努西尔万在北京给侨商拜年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来西亚特命全权大使欧阳玉靖在一起

与第18任马来西亚上议院(Dewan Negara)主席,第8任森美兰州务大臣丹斯里莱士雅丁等在一起

在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中前行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发布时间:    浏览量: 163720   来源: 海内外资讯
 (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陕西宝鸡报道)2025年9月10日,由中国侨联指导,陕西省侨联主办,宝鸡市侨联协办,《华商报》社和华商国际传播中心承办的““追梦中华·庚续华夏文脉”2025海外华文媒体陕西采访行在陕西省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尚小红的带领下走进陕西宝鸡市采访。来自马来西亚、加拿大、德国、南非、美国、埃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19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以及新华社、陕西日报、华商报等3家国内涉侨媒体参加了此次采访行。宝鸡市委常委、统战部长许海峰,陕西省侨联联络信息部部长雷波,宝鸡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温宗礼,宝鸡市侨联副主席杨永良,陕西省侨联联络信息部四级调研员王霄鹏等领导陪同参访。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是一痤以集中收藏、研究和展示青铜文化为主的国家一級博物馆。建筑面积3.48万平方米,馆藏文物 48万件,文物数量多,种类全,价值高,尤以西周青铜器著称于世。

       宝鸡市博物馆(今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历史类专题博物馆,前身为1956年建立的历史文物陈列室,1958年更名。2010年迁至滨河大道中华石鼓园并启用现名,新馆建筑面积3.48万平方米,建筑造型融合青铜器出土场景与西周列鼎制度元素。该馆藏有文物12000余件(组),其中何尊、折觥、墙盘等120余件为国家一级文物,何尊内底铭文“宅兹中国”为现存最早“中国”文字记录。
       基本陈列《青铜铸文明》设青铜器之乡、周礼之邦、秦肇之路、智慧之光四个展厅,展出1100余件周秦青铜器及相关文物,系统展示青铜文化与周秦文明发展脉络。
       2024年改造升级后采用激光投影、全息成像等技术增强观展体验。博物院实施青铜器修复项目,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等技术修复文物129件,开发AR文创产品及青少年研学课程。现址位于国家4A级景区中华石鼓园内,免费开放。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青铜文化专题博物馆,以‘青铜器之乡’的独特定位为核心,拥有镇馆之宝何尊等大量稀有藏品,并通过数字化展陈和沉浸式体验展现周秦文明的深厚底蕴‌ 。
       ‌‘中国’一词起源实证‌,西周青铜器何尊内底铭文‘宅兹中国’,是现存最早的‘中国’文字记载,印证了周成王营建洛邑的历史事件,具有重要史学价值;顶级青铜器集群‌,馆藏48.7万件文物中,青铜器占比75%,包括10件国宝级文物,如逨盘(铭文记载西周12位王世系)、㝬簋(‘簋王’)等,多件为国家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周秦文明系统呈现‌:通过周人礼制、青铜工艺发展史等主题展区,系统展示青铜器承载的等级制度、祭祀文化与铸造技艺 。
       主体建筑形似巨型青铜鼎与石鼓,外立面呈现青铜氧化后的青绿色调,与石鼓阁共同构成历史文化地标;采用3D Mapping投影、AR眼镜交互等技术还原青铜纹饰细节,实现何尊铭文动态演绎;开发智慧导览系统,提供铭文翻译、纹饰解读等智能服务 。

       在文物保护与社会教育方面,主要是建立专业实验室,运用传统工艺结合X光检测、热释光测定等科技手段修复青铜器,近三年完成91件国家重点项目修复;开设青铜器纹饰拓印、青铜浮雕画创作等研学课程 ;推出何尊乐高积木、青铜纹饰桌垫等文创产品,推动文物IP跨界传播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作为中国首座以青铜器命名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其社会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文物研究与保护,该博物院通过三维扫描、3D打印等技术手段,对38件二级及以下病害严重的青铜器进行精准修复,并运用数字化技术提升展览的沉浸式体验。例如,何尊的投影与三维动画展示使纹饰细节更生动,降低了观众的理解门槛。 ‌‌
      二是文化传承与教育,博物院通过改造基本陈列《青铜铸文明》,运用科技手段还原文物历史场景,面向青少年开设研学课程,增强其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例如,何尊“宅兹中国”铭文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跨时空对话,让青少年更直观感受中华文明根脉。 ‌‌
       三是历史价值展示,博物院收藏的48万余件文物中,包含102件一级文物,其中何尊是西周早期青铜器铸造水平的代表,其“中国”铭文将中华文明的地理概念延伸至道德文化层面,成为全球华人身份认同的象征。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通过多重数字化手段与科技融合,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提升公众参与感与体验感。首先是沉浸式数字展示,博物院采用全息投影技术复原青铜器铸造场景,通过动态投影展现铭文与纹饰细节,游客可直观了解西周礼仪制度与青铜工艺。例如何尊的数字复原模型结合铭文投影,使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见证古代祭祀活动。 ‌‌
       其次是数字化技术应用,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技术对文物进行无损检测与保护研究,建立数字化档案。同时开发智慧导览系统,构建沉浸式数字游览场景,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体验。 ‌‌
       还有创新展览形式,2024年12月改造后,基本陈列《青铜铸文明》融入最新考古成果与研究成果,结合三维动画展示青铜器纹饰演变,降低理解门槛。暑期策划30余场互动活动(如彩绘青铜鼎、卡纸浮雕制作),吸引青少年群体参与文化传承。 ‌‌
       再就是跨领域合作,目前已经与6家博物馆联合开展云直播、主题展览等活动,借助央广网等平台扩大影响力。通过“周秦历史大讲堂”进校园、社区,覆盖15万余人次青少年教育,推动青铜文化普及。(记者/续炳义,媒体人、江苏大学特聘教授、海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
上一篇:支撑国家战略安全与科技发展的宝钛集团在低调中前行
下一篇:国之重器在宝鸡铸就——访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hnwhrzx.com 海内外资讯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