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量:
154463
来源:
海内外资讯
(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福建报道)2025年10月15日,由福建省政府新闻办、福建省政府侨办、福建省网信办主办,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承办,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华人头条)执行的“2025海丝华文媒体发展论坛暨华媒福建行”活动走进莆田参访,来自韩国、罗马尼亚、波兰、法国、瑞典、匈牙利、英国、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埃及、科特迪瓦、加纳、博茨瓦纳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以及经济日报、福建日报、中新社、福建东南网、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福建侨报等中央和福建媒体代表参加了采访行活动。
妈祖,原名林默,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她自小聪颖,观星象可断台风,尝百草能医沉疴,救人无数。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在她28岁时因在海上救人而献出年轻的生命。岛上渔民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好姑娘,特地在岛上建庙并奉为海神。自宋、元、明至清代,妈祖前后受朝廷褒封36次,封号由“夫人”“妃”“天妃”“天后”直至“天上圣母”,谥号最长达64字。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妈祖被列为春秋谕祭之神,编入国家祭典,妈祖祭典与黄帝祭典、孔子祭典并称为“中华三大祭典”。2006年,妈祖祭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世界共同精神财富。
其次是传承载体与现状。东南亚建有大量妈祖宫庙,如新加坡天福宫,妈祖作为主神被供奉,并与当地神灵共存,形成多元信仰景观;全球约3亿妈祖信众中,东南亚占比显著,华人社区通过祭祀活动(如妈祖诞辰庆典)维系文化认同;妈祖信仰功能从航海保护扩展至求财、治病等,融入当地习俗。例如,天津妈祖庙的北方风格改造体现了类似适应性。
还有就是文化纽带作用。妈祖文化强化了东南亚华人的族群认同,成为“有海水处有华人”的文化象征;2009年妈祖信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了其国际影响力,推动东南亚地区与湄洲祖庙的交流。
妈祖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承,本质是华人通过信仰实践维系文化根脉,同时主动融入当地社会的过程。
妈祖,原名林默,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她自小聪颖,观星象可断台风,尝百草能医沉疴,救人无数。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在她28岁时因在海上救人而献出年轻的生命。岛上渔民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好姑娘,特地在岛上建庙并奉为海神。自宋、元、明至清代,妈祖前后受朝廷褒封36次,封号由“夫人”“妃”“天妃”“天后”直至“天上圣母”,谥号最长达64字。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妈祖被列为春秋谕祭之神,编入国家祭典,妈祖祭典与黄帝祭典、孔子祭典并称为“中华三大祭典”。2006年,妈祖祭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世界共同精神财富。
其次是传承载体与现状。东南亚建有大量妈祖宫庙,如新加坡天福宫,妈祖作为主神被供奉,并与当地神灵共存,形成多元信仰景观;全球约3亿妈祖信众中,东南亚占比显著,华人社区通过祭祀活动(如妈祖诞辰庆典)维系文化认同;妈祖信仰功能从航海保护扩展至求财、治病等,融入当地习俗。例如,天津妈祖庙的北方风格改造体现了类似适应性。
还有就是文化纽带作用。妈祖文化强化了东南亚华人的族群认同,成为“有海水处有华人”的文化象征;2009年妈祖信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了其国际影响力,推动东南亚地区与湄洲祖庙的交流。
妈祖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承,本质是华人通过信仰实践维系文化根脉,同时主动融入当地社会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