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的足迹 到天涯海角 | 第七届世界厨师艺术荟开幕式暨国际烹饪艺术展演在海南三亚开启

全国政协办公厅等六单位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与河南日报社签定长期合作战略协议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与河南省侨联签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两会连线】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续炳义: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是传播贵州好声音的关键

海南省侨联牵手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助力自贸港建设再拓海外新舆境

海南“米寿”科学家郑学勤热带作物里寻“得意”

发布时间:    浏览量: 7917   来源: 海内外资讯

  (逐梦者说)海南“米寿”科学家郑学勤热带作物里寻“得意”

  海口11月9日电 题:海南“米寿”科学家郑学勤热带作物里寻“得意”

  记者 王辛莉

  郑学勤教授今年虚岁九十,“米寿”的他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的教授、特聘首席顾问。作为中国热带作物科研前沿科学家,三十多年专注橡胶研究,成果斐然。近二十多年来,他倾心无核荔枝、诺尼、辣木等热带作物的科研和产业化。“科研与开发是并举的,先研究后开发,产学研结合是最佳的手段”,他说:“人生得意事是做有兴趣的事”。

  为中国橡胶事业跑遍世界

  1952年,郑学勤从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分配到农业部工作。当时,西方国家对中国急需的天然橡胶等战略物资进口严控。他响应国家号召,志愿到边疆海南创建新中国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上世纪80年代,郑学勤和他的团队垦荒植胶成果初显,选育出7个抗风、抗寒、高产优良橡胶品种,种植了400万亩,年产量提升了数倍,在世界上率先突破北纬17度以北的宜植区。

  1990年,为了改良品种,他到巴西亚马逊河流域寻找野生橡胶树进行育种。“天当盖,地当床,折根树枝当筷子”,在郑老的办公室,他在电脑上给记者翻看几百页的幻灯片,其中有多张此行留影,他感慨道:“两次险些送命,最终带回6000个野生橡胶种质资源”。

  南美洲、非洲、亚洲,“我跑遍了世界上种植橡胶的国家”,郑学勤自豪地说。

  他获得了一系列的殊荣: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院士奖,全国优秀工作者,参加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并在天安门城楼观礼。

  站立热带作物研究潮头

  “这一箱价值数十万元!”在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实验室里,郑教授打开一个衡温箱对记者说道,箱里摆满了一瓶瓶培养植株,“这个是辣木苗,那个是特优沉香苗”。

  上世纪90年代,郑教授开始关注更多的海南热带作物的市场开发。组建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热带水果无核荔枝,海南目前是国内最大规模无核荔枝和诺尼酵素生产地区。

  “这是我们团队最新在瑞士科技杂志上发表的辣木研究论文”,郑教授将一摞英文资料递给记者,“我们在辣木油和辣木根部发现了数种抗癌物质,它的蛋白质含量达26%,目前已开发出辣木叶粉食品,还有辣木油等产品”。

  “科研成果只有产业化才能转化为社会财富”,郑教授透露,他和团队正在寻找企业,希望规模化生产。

  鼓励学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又一个惊喜”,从黑龙江回琼开会考察的梁素钰专程到郑教授办公室探望老师,她如此评价郑教授数十年来的科研成果。“老师的敬业、严谨、好学的作风,对前沿科技的敏锐,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今年7月,从来不过生日的郑教授,“被”三十位博士学生过了九十岁生日。他们现在多个领域发挥专长,有的是作物专家,有的是科研院所领导,有的是大学校长。

  “‘一带一路’这个倡议好,海南建自贸易区(港)要抓住这个走出去的契机”,多次去过柬埔寨的郑教授举起大拇指说,柬农业条件很好,他的第三十位博士、即将赴中国驻柬大使馆工作的王向社可以成为中柬农业合作的“大使”。

  郑教授带的第一位博士张锡炎是一位香蕉专家,目前正在柬埔寨合作种植万亩香蕉,也是在郑教授的鼓励下走出去的。

  现在,“米寿”的郑学勤教授每天六时起床,晚上十二时休息,早九晚五到办公室上班,中午以看报代替午休。“享受工作,享受生活!”郑教授乐哈哈地说。

  海南拥有丰富的热带作物资源,“下一步,一个新项目已启动,暂时保密”,郑教授笑言。(完)

上一篇:进博会上聊“中国缘”:是什么让他们爱上中国
下一篇:首届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即将在长沙举行巅峰对决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hnwhrzx.com 海内外资讯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