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的足迹 到天涯海角 | 第七届世界厨师艺术荟开幕式暨国际烹饪艺术展演在海南三亚开启

全国政协办公厅等六单位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与河南日报社签定长期合作战略协议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与河南省侨联签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两会连线】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续炳义: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是传播贵州好声音的关键

海南省侨联牵手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助力自贸港建设再拓海外新舆境

“鸭接”科技引领绿色发展 核桃产业助推盐源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    浏览量: 7027   来源: 中新网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1日(起钰婷)“一开始我种的核桃品种老,个小、壳厚,每斤才卖5毛钱至8毛钱。”21日,在盐源县首届核桃节上,盐源县藤桥乡大坪子村村支部书记陈立泽被评为“核桃种植致富带头人”,他的核桃树也被评为“最美核桃树”。“但经过‘鸭舌嫁接法’优化了核桃品种,现在我的核桃每斤最高时能卖到10元以上。”

颁奖仪式。王磊 摄
颁奖仪式。王磊 摄
  据介绍,陈立泽从2000年开始种植核桃,在近20年的时间里,他一直致力于核桃树的培育和种植。如今,他的核桃园面积已达120亩,这其中不乏外人眼中的荒山、荒坡。
采摘活动。王磊 摄
采摘活动。王磊 摄
  藤桥乡大坪子村是盐源县的“核桃大村”,有12000亩优质良种核桃。10多年前,大坪子村种的核桃都还是野生的高大铁核桃,产量低、经济价值低。而传统的嫁接技术无法对高大核桃树进行改良换种,人们只能望树兴叹。
核桃鲜果。王磊 摄
核桃鲜果。王磊 摄
  针对这一现状,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盐源县拉开了野生高大铁核桃改良试点工作的序幕,由政府工作人员和农民组成的一帮“土专家”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成功探索出适应本地区的嫁接技术——核桃高位换种“鸭舌嫁接法”。“鸭舌嫁接法”打破了国内外传统核桃嫁接技术高位换种的纪录,获得国家专利认证,填补了果树高位嫁接领域的空白。
  科技创新带来了“吹糠见米”的效果,由“鸭舌嫁接法”的诞生,也筛选出了本地优质核桃良种——“盐源早”。该品种成功通过四川省级核桃优良品种审定,成为凉山州第一例通过省级评定的林木良种。
  “‘盐源早’,顾名思义,就是比其他地区的核桃成熟得早,大约早15到20天左右。”据盐源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永祥介绍,曾经无人问津的铁核桃,改良后具有成熟时间早、不歇年、不变异、果壳易剥、果仁优质等特点。由于上市早、口感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成为市场的抢手货,鲜坚果曾卖到25元一公斤,已成为山区农民主要经济收入。
  盐源县委副书记刘屈原表示,盐源县的良种核桃“盐源早”在云南、贵州、重庆和省内的凉山州、雅安、攀枝花、泸州等地区被广泛推广种植。“鸭舌嫁接法”目前已衍生出十几种方法,广泛运用于核桃种植的各环节中,比如苗木培育、高接改换、夏季青接。
  据了解,盐源县30个乡镇除个别高寒山区外都适宜种植核桃,品种主要为“盐源早”“迎宾”“优源”等优良品种,具有稳定离产、出仁率高、加工成品率高等特点。截至目前,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已达120万亩,其中良种核桃“盐源早”50余万亩,鲜坚果产量8841万斤,以平均单价每斤2.76元计算,年产值达2.4407亿元。
  目前,盐源县已建立92个核桃专业合作社,1个核桃产业化技术协会、60个核桃家庭农场;全县364个核桃种植大户。依托核桃产业人均增收983元。
  “未来,盐源核桃的发展目标是继续保有120万亩的种植规模,达到全县人均拥有3亩,保持高效规范化种植65万亩,总产量4亿斤,力争2020年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亿元,力争早日获得‘盐源核桃’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刘屈原说。(完)
上一篇:盐源首届核桃节落幕 产业发展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
下一篇:透视四川监狱开放10年:搭建沟通“高墙”内外的桥梁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hnwhrzx.com 海内外资讯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