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的足迹 到天涯海角 | 第七届世界厨师艺术荟开幕式暨国际烹饪艺术展演在海南三亚开启

全国政协办公厅等六单位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与河南日报社签定长期合作战略协议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与河南省侨联签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两会连线】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续炳义: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是传播贵州好声音的关键

海南省侨联牵手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助力自贸港建设再拓海外新舆境

潮头勇立,畅达未来,汕头走入历史发展深部海域

发布时间:    浏览量: 7573   来源: 海内外资讯

由中国侨联、广东省侨联、汕头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创业中华·“十四五”中国发展与华侨华人投资创业峰会10日至12日在汕头市举办。10日下午,中国侨联党组书记、主席万立骏,副主席李卓彬在汕会见参加峰会的部分嘉宾。当天,与会华侨华商代表200余人走进汕头,充分领略了汕头快速发展的崭新风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对汕头的美好未来充满期待。

今年以来,汕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视察汕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部署,按照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要求,高效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加快实施“1146”工程,全力推动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目前,全市各项工作加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疫情防控局势总体平稳,全市26例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实现了“治愈率100%、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社区零扩散”。经济增长发力回升,三季度当季全市GDP实现正增长8.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4%,增速分别比二季度当季提高12.2、20.3、24.4、2.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增长22.8%,增速居全省前列。

一、倍加珍惜、牢牢把握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推动中央、省支持汕头的重大战略和重大政策落地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要全力支持经济特区改革发展工作;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汕头考察调研,寄予汕头经济特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的殷殷重托,赋予了汕头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汕头,李希书记亲自定点联系汕头,推动建立健全深圳汕头深度协作机制,省级层面正在研究出台专门支持汕头经济特区建设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高含金量政策文件。这对汕头来说,机遇是空前的。阶段来,在推动全市做好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工作的同时,以时不我待的闯劲、创劲、干劲,积极主动作为,特别是努力做到与中央、省有关部门的无缝对接,推动中央、省支持汕头的重大战略、重大政策落地落实。一方面,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政策支持,成立专班,研深研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并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向省领导以及省有关部门主动汇报和沟通对接,重点争取建设用地规模和指标、重大项目布局等支持。另一方面,主动争取国家、省有关部门领导到汕头调研指导,请求支持。

二、把握“核+副中心”动力机制,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抓住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有利契机,把握好“核+副中心”动力机制的带动效应,在对标学习、对接合作中强化与深圳的深度协作,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一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探索综合授权改革,着重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统筹利用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大胆在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闯出新路。推进放权强区改革,坚持“规划围着项目转、部门围着区(县)转”,下放327项市级权限,解决项目推进中建设资金、征地拆迁等问题。深化放权强镇改革,全面推动事权、土地、资金、人才下沉,向镇(街道)下放两批共483项事权,激发镇(街)体制机制活力,积极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名镇、文旅强镇、农业大镇。

二是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制度化。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和“汕头大数据”平台建设,上线24小时政务服务网点,推进市、区(县)政务事项90%“一窗”分类受理、网上可办率达80%以上、90%实现“最多跑一次”。在最新的全国100强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中汕头排名上升17位,列第38名。

三是扩大制度型对外开放。累计复制落地自贸区政策203项,在跨境贸易、投融资、金融创新、出入境等方面加大改革探索力度,构建与“双区”“双核”衔接、与国际接轨的制度,努力争取列入广东自贸区扩区范围。

三、培育发展重大产业集群,打造东翼沿海经济带产业发展主战场

一是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实施市域规划全覆盖,推动控制性详细规划从16%扩大至100%,产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从19%提升至24%。加大土地储备和供应力度,去年供应产业用地2341亩,增长98%,今年1-10月出让产业用地2428亩。

二是加快重大产业平台建设。华侨试验区加快打造总部经济园区,充分用好省政府出台支持华侨试验区高质量发展24条政策,引进搜狗人工智能等一批高端产业项目落户。国家高新区扩区至30平方公里,启动建设华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智造云谷”人工智能专业孵化器。保税区获批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扩围至8.29平方公里,顺利开展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加快引进跨境电商、保税物流仓储等项目。同时,加快建设濠江滨海、澄海六合围和莲花山、潮阳海门和金浦、潮南两英和井都等总面积达106平方公里的7大重点产业片区。

三是加大沿海重大产业集群引进培育力度。创新投资促进工作机制,出台招商引资重点产业项目奖励办法,开展“一把手”招商、大项目招商、全产业链招商,聚焦先进装备制造、现代服务、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四个新兴支柱产业进行精准招商,大力引进培育高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近期,总投资1200亿元的勒门I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设备、海上风电机舱罩、大港河产城融合示范区、冷链物流中心等222个项目集中签约开工、竣工投产。

四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技术改造、品质提升和品牌创建,着力把纺织服装、化工塑料、玩具动漫等传统优势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产业集群。印染和纺织服装方面,潮阳、潮南印染园入驻企业176家,其中92家已集中投产。预计明年第一季度所有企业投产,明年上半年全部达产,可实现年产值超300亿元,可拉动全市GDP增长2个百分点。

四、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省域副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全面跃升

加大有效投资力度,围绕“一枢纽”“四高地”“两中心”的定位要求,系统谋划和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项目,着力提升汕头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今年全市重点项目378个,总投资4222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占比62.8%。“十四五”期间,全市将谋划总投资超过1.5万亿元的重大项目,目前纳入项目库总投资超过1.1万亿元。

一是加快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铁路方面,加快推进汕汕铁路建设和漳汕铁路、粤东城际铁路前期工作,谋划研究汕头至河源高速铁路,推进汕头高铁站枢纽现代化高铁站房建设。港口方面,加快推进广澳港区三期工程,争取尽快启动疏港铁路建设。高速公路方面,汕湛高速汕头段已建成通车,潮汕环线高速公路完成总投资的99.85%,加快南澳联络线前期工作,规划建设梅潮高速南延线、汕头至饶平高速,谋划西部加密线高速、通往深圳第二高速。城市快速路网方面,总投资超500亿元的汕头海湾隧道、牛田洋快速通道、金砂路西延、凤东路、中阳大道、陈沙公路、海滨路西延、汕南大道等快速路网加快建设。这批支撑“串珠成链”的骨干交通设施工程建成后,将构建汕头与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汕潮揭城市群一小时生活圈,加快全市域交通一体化。

二是加快打造区域教育高地。加快建设汕头大学东校区、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南校区、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汕头健康职业学院、汕头体育运动学校,推进扩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这批项目总投资约160亿元,将有力夯实汕头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基础。

三是加快打造区域医疗高地。加快中心医院异地建设项目、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建设,加快中医院等7家医院新改扩建和10家区级医院升级改造,配强基层基本医疗设备。这批项目总投资近200亿元,将有效提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供给能力。

四是加快打造区域文化高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小公园开埠区保育活化首期工程基本完成、二期工程有序推进,全力打造全国旅游目的地。保护利用好侨批资源,汕头侨批文物馆成功入选第八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名单。全力推动南澳岛创建5A级旅游景区,谋划建设歌舞剧院等一批高水平文化场馆。

五是加快打造区域商贸高地。规划建设龙湖中央商务区,计划到2025年建成一批100亿元级商圈、50亿元级专业批发市场和新型物流配送中心,做响展会品牌。

六是加快打造区域创新中心。化学与精细化工省实验室一期项目全面动工,龙湖实验基地投入使用,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硬件达到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基本要求。积极参与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争取更多重大创新载体落地。

七是打造区域金融服务中心。深圳证券交易所汕头基地已挂牌,汕头海湾农商行、澄海农商行揭牌开业。下来将继续吸引大型创投企业、金融机构落户,大力发展风投、创投和产业基金,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创新试点。

五、高质量筹办亚青会,着力打造高素质高颜值的文明城市

一是做好赛事组织筹备工作。加强赛事整体筹备,目前已成立组委会,从全市抽调人员实现集中办公,并按照各项任务节点要求,倒排工作周期,有条不紊推进筹备工作进程。加快亚青会场馆建设,2个新建场馆、20个升级改造场馆建设有序推进,明年6月底前将全面完成。这些场馆赛后将作为学校教学、重要文体赛事活动和全民休闲健身场所。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工作,始终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发展变化,做好各种应对预案,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二是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坚持“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理念,从点、线、面对城市门户、市政道路、建筑立面、市政设施等进行立体化升级改造,力求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开花。提升门户节点,改造提升高速公路出入口,开展亚青会场馆周边环境整治。改造连接线路,对城市主干道、国省道和高速公路出入口连接线、重点场馆之间连接线等进行品质提升。完善重点片区,加大内海湾整治修复力度,对礐石大桥北岸西堤片区478亩、礐石大桥南岸南滨片区约1500亩土地范围和妈屿岛进行重点整治、美化提升,改造提升南滨路、海滨路,构筑显山露水的内海湾特色景观。阶段来,共新建改建市政道路352公里、农贸市场52个、公厕300座,升级改造公园(广场)50个。

三是开展全域文明深化行动。持续开展市容六乱专项整治行动,抓好共享单车专项整治、建成区违法建设治理等,推行环卫保洁、园林绿化养护等市场化,营造干净有序的城市环境。阶段来,共治理违建736.7万平方米,清理违规户外广告牌3万余块。开展全市交通秩序整治百日行动,对交通违法行为、路网不通畅、路权分配不合理等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新增停车泊位5.8万个,推动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练江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全面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整改要求,累计投入334.23亿元,全速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加快练江综合整治。目前,2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垃圾处理能力达3250吨/日,潮南区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750吨/日)项目已完成83.5%,计划年底建成。潮阳、潮南纺织印染园区已建成投产,具备生产条件,入园企业共176家,已有92家企业投产。13座生活污水处理厂、2座工业污水处理厂和78个农村分散式一体化处理设施全面建成投运,污水处理能力达98.15万吨/日,514个自然村“源头截污、雨污分流”工程全部竣工,练江流域已建成管网7899公里,全面覆盖练江流域18个镇(街道)的污水处理。同时,坚持常态化开展生活垃圾堆放点、畜禽养殖污染、“散乱污”企业整治、干支流“五清”、环境违法打击等五大专项行动。全面完成15+1(官田水)条重要支流清淤工作。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练江海门湾桥闸国考断面水质已达到V类水。

上一篇:汕头港打出“组合拳”推动港口加快发展 集装箱吞吐量前10月增幅全省第一
下一篇:创业中华·“十四五”中国发展与华侨华人投资创业峰会在汕举办 中国侨联主席万立骏、副主席李卓彬在汕会见峰会参会嘉宾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hnwhrzx.com 海内外资讯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