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月10日,武汉抗“疫”一线不断传来好消息:10余省份近6000人组成的多支医疗队驰援湖北,武汉、湖北、全国治愈比例均明显上升……到武汉第13天了,每天早上看疫情数据不断增长是最难受的事。采访中的每一张面孔,都在奋斗、在付出,疫情出现拐点是当前所有人的最大心愿。如今,希望越来越近了。
在疫情爆发之初,我就想过能不能到一线去看看。网上信息纷纷扰扰,让人看不清真相。作为一个以引导舆论、传播信息为己任的记者,看到这种情况又无能为力心里很煎熬。考虑到全国人民都被要求“宅”在家里,本以为没有机会,没想到1月27日在工作群里看到了征集记者去一线的信息。我没什么犹豫就向领导递交了申请。还记得领导再三问:确定?不后悔?报名了?我回答说:不后悔,报吧。
↑“明天要出发了,加油!”
↑奋战在一线的记者们
参与和见证重大的时刻,是记者刻在骨子里的追求。如果再能为推动问题的解决尽一份力,那简直是再美好不过的职业生涯。就连刚上初一的儿子也明白这一点。听到我要去武汉,他几乎没怎么反对。我惊奇地问为什么,他说:这也是难得的体验。
就这样,1月29日,我背着报社准备的防护用品和一大包方便食品来到了武汉。也许走的时候更多的是一腔孤勇,到这里之后才真正认识到这个决定有多么正确。
↑出发前,记者乔申颖和家人合影
毫无疑问,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采访难,非常时期很多人不愿接受采访,在湖北记者站的帮助下,我们每个人都使出十八般武艺来完成报道。
出行难,交通管制下全城公共交通停摆,刚开始我们只有一台车,只好精打细算统筹出行,能走路的走路能搭车的搭车。
认识问题难,疫情本身和防控形势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我们每次写稿都要一再核实、审视。
调整情绪难,宅在家里的都已经出现情绪问题,何况我们奔波在一线,见到那么多无奈和伤痛。
与这些难处相比,吃住上的困难和事情多、睡眠不足等等都算小儿科。
↑特殊时期的策划会,选择空旷地方、相互保持距离
但我也清楚地知道,经受住这些挑战,我将得到巨大的精神馈赠。如果能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开展采访,还有什么采访环境应对不了?如果能在这样复杂的舆情下守住方向,还有什么初心不能坚守?如果能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下完成工作,还有什么沟沟坎坎过不去?
我非常珍惜自己在武汉的时间,也感恩组织的信任能让我承担这一重要任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穿上防护服来到医院,采访一线医务工作者。进入社区,报道社区防疫工作的艰辛与努力。来到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方舱医院建设现场,让真情实景教给我什么叫“中国力量”,什么叫“众志成城”。我还花了一天的时间跟随采访一位志愿者,他的坚守和努力是众多武汉人的缩影。我努力地写稿、拍视频,用新闻人的方式参与这场战役。
采访中,最打动我的是平凡人的大爱。重症科室大夫说:“我们是最后一道关口,一定要守好。”护士感染病愈后申请回到岗位,只是因为:“同事们太累了,我心疼她们。”雷神山的建设者反复申请来到一线、外地出租车司机留在武汉服务社区,原因都是:“我也想尽一份力。”他们总说自己做的事微不足道,却没有人提这是冒着生命危险。特别是一次采访中,遇到一位职业是肖像摄影师志愿者,他一边完成志愿者的工作,一边为志愿者拍照片。他说:“志愿者太苦了,我有责任为他们留下纪录。”不是同行的同行都有这样的觉悟,我们更应该加倍努力。
武汉教会我很多。无论是作为一个央媒记者还是做为一名共产党员,都要求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念、开阔的视野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些都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可以得到的。每一个困难都是财富,克服了才能有长进。在北京看疫情数字,和到武汉采访一线故事所受到的触动、冲击和教育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我将会更加谨慎地对待言论,因为事实往往复杂到无法用言语表达。
我将会更加谨慎地评价别人,因为每个人的话都可能被曲解。
我将会更加努力做好报道,因为我看到越到难时人们越是需要主流的声音。
我更将会在未来的逆境中保持必胜信念,因为中华儿女共守一座城的动人景象将永远刻在我的心里。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ID:jjrbwx)
记者:乔申颖
视频剪辑:江蓝
编辑:闫伟奇
主编:王玥
监制:陈发宝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往事清零
未来可期
这是2020年
我跟你说的第41个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