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的足迹 到天涯海角 | 第七届世界厨师艺术荟开幕式暨国际烹饪艺术展演在海南三亚开启

全国政协办公厅等六单位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与河南日报社签定长期合作战略协议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与河南省侨联签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两会连线】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续炳义: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是传播贵州好声音的关键

海南省侨联牵手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助力自贸港建设再拓海外新舆境

亲情中华黄河故事|秋到稷山访“四宝”

发布时间:    浏览量: 66148   来源: 海内外资讯

作者:周俊芳

稷山有啥?到稷山,可看远山近水,可观寺庙壁画,可探墓葬砖雕,还可大快朵颐。

说到吃,稷山那可就多了去了。稷山有四宝:麻花、饼子、鸡蛋、板枣。对于一个吃货来说,这便足矣。

稷山四宝的基础是“教民稼穑”。

从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来看,学者达成共识:4000多年前,后稷姬弃在稷山汾河岸畔、稷王山麓,树艺五谷、教民稼穑。

何为五谷?古代一种说法指麻、黍、稷、麦、菽。但稷山人称“六谷”,那另一个便是稷山板枣。

先来说说,稷山红枣为啥叫板枣。其因形状呈板长圆形而得名,与别的红枣不同,色红艳而有光,肉厚核小,味道甜香,久贮不涸,以“枣大核小,枣小无核”著称。

稷山自古盛产红枣,品种有板枣、长枣、蛤蟆枣、柳罐枣、园红枣等,其中以板枣最为有名,栽培历史久已,为历代皇廷贡品,被列为中国十大名枣之首。

传说,板枣源于山东。有位叫段成己的稷山人在山东当县令,见当地金丝小枣很好吃,便将枣树用马车运回故乡。由于水土、气候因素,便逐渐形成新品种板枣。

稷山夏季气温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宜于枣树生长和果内糖分的积累。从地形地貌和土壤结构看,板枣主产区位于吕梁山麓老龙川和青龙川一带,历史上因山洪冲击,这里形成了较厚的砂砾层,属于丘陵地带,涝时利于排水,旱时利于蒸腾,符合植株高大的枣树生长。

说白了一句话,就是老天爷赏饭吃。这个地方,恰恰好,就是板枣最佳生长区域。

《诗经》曰:“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壬寅八月,中秋过后,在红枣挂满枝头的时节,山西省女作家协会组织了百名作家看稷山创作采风活动。

想吃板枣,还是要去稷山国家板枣公园。

这座园区不得了,稷山全县板枣栽植面积15万亩,其中核心区域就在板枣公园。在5.5万亩枣林中,保存着千年左右树龄的古稀枣树1万7千余株,是全国唯一的“万株千年”板枣古稀树群;分布有百年以上树龄枣树5万多株。这里是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证的“中国最大的千年古树群”,是中国最古老、最名贵的板枣园区,也是山西省唯一的国家林木(花卉)专类公园。

置身唐枣园,仿佛游走在历史长廊,千年古枣树连片成林,摇曳多姿。在枣林小道上穿行,一树一景,步移景变,赏心悦目。成熟的板枣,硕果满枝,犹如点点繁星、串串玛瑙,美不胜收!

进入采摘区,急不可耐,尝上一颗,酸甜适口,核小拉丝,回味无穷。

远处锣鼓声声悦耳,是贡枣园中的情景表演,再现了古代枣农汲水浇园的情景。

园中有一古井,名“甘棠井”,历时600年,仍可浇灌枣园。“甘棠”一词,是为了颂扬离去的地方官爱民德政。甘棠,即棠梨。明代万历年间,稷山知县刘三锡,在此破皇禁凿水井,解除枣园旱状。崇祯年间,为纪念此事,知县薛一印为甘棠井建亭立碑,写诗赞板枣:“江南桔绿日,塞北枣红天。色岂经霜老,味从带露鲜。既嗟驰荔苦,还得赐樱偏。处处赤珠满,催租了半年。”

在板枣公园,还不乏生动的历史典故。为歌颂稷山知县薛一印政绩而建的“秋霞楼”;主持枣园开杆祭天仪式的“开杆园”;感念李亢宗定乡规民约、立碑戒赌的“清风园”;为纪念十国驻华大使、公使到来而建的“十国大使纪念园”;见证附近枣农聚集议事评论的“公道井”;枣农为庆祝庄稼丰收、板枣成熟敲锣打鼓、祭天庆丰的出发地“嘉丰井”;古时专为稷山王监选贡枣而设的“选贡台”;明代稷山王指定的贡树、贡户的“贡枣园”……

《诗经·豳风》中就有关于枣的农事记载,豳,古地名,今陕西彬州旬邑县西南一带,据传周后稷的曾孙公刘迁居于此。另有一说,《孟子》中豳写作“邠”,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考证,“邠邑”即今山西稷山一带。由此可推算,稷山种枣历史有4000多年。晋代有位医家在《本草经集注》记载:世传河东枣特异,与青州、江东、临沂、金城不同。稷山板枣,三国时期被魏文帝曹丕指定为“御枣”,元代被忽必烈列为贡枣,明代列为贡枣,成为例规,存世有遗匾:御枣千棵。

到稷山,还应去宋金墓群,瞧一眼朱红的“妇人半掩门”;去不远处青龙寺,看看可与永乐宫壁画相媲美的元代水陆法会壁画;去法王庙一览元代遗风的明代建筑珍品;去瞅瞅元大德七年建的西位村三义庙……当然,还有现存青龙寺的元代姚天福神道碑。

姚天福神道碑是一座集文物价值、文学价值、艺术价值于一身的三晋名碑,由“元诗四大家”之首的虞集撰写,记载了稷山南阳人姚天福刚正不阿、廉洁清明的一生。作为反腐名臣、铁面御史,后世将其与宋代包拯齐名,《新元史》载:“汉之汲黯,宋之包拯,元之姚天福,所谓邦之司直者也。”姚天福深得元世祖忽必烈宠信,也是由于他的缘故,稷山枣被特批入贡朝廷。

清道光年间,稷王庙重建完工,知县李景椿提议,每年农历四月十七为上庙祭祀日,将板枣和“五谷”(麻、黍、稷、麦、菽)一起向后稷和姜嫄敬献。从此,板枣得到官方承认,并列“六谷”。

一代代枣农创造了特色明显的板枣生产系统,包括培育、种植、采摘、晾晒、储藏等生产技艺,特别是“板枣树+林下作物”的复合经营模式,即枣麦间作。2017年7月,稷山板枣生产系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入选中国全球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提到稷山四宝,离不开优质的小麦。

稷山恰好是重要的产麦区,北纬35°,海拔600米至800米,昼夜温差大,加之土地肥沃,汾河贯穿而过,给农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继而,为稷山麻花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面粉、毛棉籽油和白芝麻,加上代代相传的好手艺,经过培养酵块、掺水和面、按比接面、分割面块、反复揉面、匀揪面节、面节擦油、卧缸存放、分板打畦、搓条上劲、扭股成形、入锅油炸……足足18道工序,人们才能吃到“咸香爽脆、好吃不腻,色泽金黄、形如蟠龙”的稷山麻花。

稷山饼子,俗称“火烧”。区别于甩饼、炊饼、煎饼、葱花饼、烙饼等,其要经过发、揉、和、搓、擀、烤等工序,用铁鏊子烤到半熟,再置于炉壁中烤成焦黄。这时,“酥软筋道、麦香十足、外焦里嫩、层次分明”的稷山饼子,就新鲜出炉了。

如今,稷山饼子已闻名全国,稷山人走南闯北,将稷山饼铺开遍全国大小城市的街头巷尾。小饼子“打”出大世界,稷山饼子近年来已成为稷山劳务输出的一大品牌,万余名稷山人依靠“打饼子”手艺发家致富,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到稷山才知道,稷山居然藏着华北地区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科技含量国内领先的全国知名蛋鸡产业基地。

走进晋龙集团自主研发、获得专利的单体独栋恒温鸡舍,走进全自动鸡蛋分拣流水线,走进高标准的饲料生产车间……可以用震撼来形容。从散养走地鸡的小农经营,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小小鸡蛋华丽转身,不仅解决了全县万人就业问题,还形成了产业的规模化。

稷山鸡蛋被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被评为“中国鸡蛋十大品牌”,荣获第16届中国国际农交会金奖,获得出口证明。

在稷山,随处还可见一道美食——瓤菜。这瓤菜虽然不在四宝之列,但对当地人而言,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肴。民谚有“无瓤菜不成席”“情愿误了买卖,也要吃碗瓤菜”,足见其受欢迎程度。

民以食为天。爱吃,反映出当地物产之丰饶,人文之厚重,生活之富足。

在农耕文明的长河中,稷山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留下过许多神话传说,涌现了许多人物故事。他们都是书写历史的功臣,是应当被后人铭记的浪花。

到稷山,走走停停,观赏品读,或怦然心动,或若有所思,所获颇丰,所思甚多。若你走累了,不妨坐下来,吃碗瓤菜,品根麻花,要个油酥饼子,再咥碗羊肉泡馍……那滋味美太太!

来源:运城新闻网

上一篇:芮城圣天湖:天鹅·白鹭|冬日里的中国风
下一篇:亲情中华黄河故事|禹都公园好生态,引得鸟儿蹁跹来!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hnwhrzx.com 海内外资讯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