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的足迹 到天涯海角 | 第七届世界厨师艺术荟开幕式暨国际烹饪艺术展演在海南三亚开启

全国政协办公厅等六单位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与河南日报社签定长期合作战略协议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与河南省侨联签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两会连线】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续炳义: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是传播贵州好声音的关键

海南省侨联牵手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助力自贸港建设再拓海外新舆境

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发布时间:    浏览量: 6526   来源: 海内外资讯

(海内外杂志社记者续炳义合肥报道)2021年10月21日下午,来自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瑞士、德国、马达加斯加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16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以及3位涉侨中央媒体记者在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左志强部长、安徽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李世蕴、安徽省侨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杨冰等领导的陪同下继续在安徽参访,领略安徽的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兴则经济兴,经济发展则文化繁荣,依此类推,呈螺旋上升态势。安徽秉持“大创新大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从试验区到自创区,作为安徽省率先建设的创新平台,十多年来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形成了一大批突破性科技成果、产业成果、人才成果和改革成果。截至2020年底,自创区以占全省16.8%的土地面积和26%的人口创造了全省41.1%的经济总量,集聚了全省55.6%的高新技术企业,产生了全省64.4%的专利授权。

构建成果转化体系,科技成果显著增长。抓平台、促策源。截至2020年底,自创区已建设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152家,占全省72.4%。拥有有效发明专利55720件,占全省56.7%,其中2020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1167件。抓市场、促落地。安徽创新馆建成使用,安徽科技大市场鸣锣开市,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安徽)科交会,共发布科技成果1043项,集中展示科技成果487件,云签约项目金融282亿元。2020年,自创区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450.6亿元、同比增长22%,占全省60.7%;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562.3亿元、同比增长36.5%,占全省49.7%,连续4年实现“进大于出”。抓开放、促共享。积极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和G60科创走廊建设,引入海康威视、新华三、华云数据、三花控股等一批知名企业。持续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中俄大气光学联合研究中心等合作项目相继落地。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产业成果亮点纷呈。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机制。2020年,自创区拥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08家、在孵企业超过3500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03家、服务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从业人员3万余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达4763家,占全省55.6%;皖仪科技、国盾量子、科威尔电源等7家企业在科创板挂牌上市。强化产业技术创新。自创区在量子科技、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集成电路等前沿技术领域,实现了由跟跑到并跑领跑。相继研发出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中国第一块30μm柔性可折叠玻璃、高性能77GHz毫米波芯片等重大创新产品。坚持“科创+产业”融合。自创区三市一手抓传统产业赋能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芯屏器合”“集终生智”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合肥、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了从原材料到整车的完整产业链,成为产业战略高地。蚌埠硅基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加快壮大。2020年,合芜蚌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分别占全省高新区的65.7%、68%。

构建人才发展体系,创新创业活力迸发。自创区坚持人才优先主战略,加快建设多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持续扶持高层次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累计支持125个人才团队落户自创区,支持资金达6.98亿元,分别占全省的46%、49%。在全国率先探索“人才团队+科技成果+政府参股+股权激励”的模式,赋予领军人才充分自主权,支持开发园区、企业面向国内外引进领军人才、高端人才。目前,自创区已建院士工作站29家,柔性引进院士人数200人次,分别占全省的46.7%、56.3%,拥有量子“GDP”、“哈佛八剑客”等最尖端的高层次人才。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科技改革成果丰硕。自创区在全国率先开展政策先行先试,在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科技类国有无形资产管理改革、支持创新创业若干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多管齐下。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国有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中小高企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股权激励与技术入股延期纳税、5年以上非独占许可转让所得税优惠以及创投企业70%投资税前扣除等多项中央试点、全国领先的创新政策。“十三五”期间,自创区共开展科技创新政策试点200余项,其中国家层面出台政策70余项,省级层面出台政策60余项,市级层面出台政策80余项,已形成覆盖创新要素全链条的政策体系。
上一篇:“400万住顶级养老院,两个月去世”,妖魔化养老院的人,你们也会老的
下一篇: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背景与历程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hnwhrzx.com 海内外资讯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