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量:
57210
来源:
海内外资讯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记者、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海内外杂志社记者联合报道)8月7日,由中国侨联指导,陕西省侨联主办,西安市侨联、安康市侨联、曲江新区管委会协办的“追梦中华·探寻祖脉”2022海外华文媒体陕西采访行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安举办,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14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以及人民日报、央视总台、光明日报、中新社4家涉侨中央媒体参加了启动仪式, 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 陕西省侨联党组书记程勉贵, 陕西省侨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尚小红, 陕西省侨联副主席、西安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杨庆, 西安市侨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天琦等领导也参加了启动仪式, 陕西省侨联党组书记程勉贵首先致辞, 涉侨中央媒体代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任播音员王浩瑜和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加拿大中华新闻社社长常建国先后发言, 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在启动仪式上做了讲话。
一是要发挥海外华文媒体融通中外、熟悉住在国文化的优势,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华文媒体扎根海外多年,熟悉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习俗,兼具中华文化的特色与西方文明的特质,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良好平台和重要的文化交流渠道。希望媒体朋友们用住在国民众听得懂、看得懂的语言和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针对不同受众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以生动活泼、潜移默化接地气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是面对新形势和新技术发展,要不断求新求变,积极探索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方式方法。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的大背景下,国际话语争夺日趋激烈复杂,随着现代传播技术发展,互联网成为宣传主阵地,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主流,这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希望媒体朋友们顺应媒体传播格局变化,立足中国特色、体现具体生动实践,打造具有逻辑性、时代性和价值感召力的话语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不断创新互动式话语表达方式,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
三是要向海外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开展陕西宣传,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讲好中华根脉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赴陕西考察调研,为新时代陕西高质量发展擘画蓝图、指引航向。三千里大秦岭,五千年华夏史,秦岭山脉孕育了历史悠久且丰富多元的文化。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总书记的这一讲话充分彰显了秦岭的重要地位。希望大家以这次采访行为契机,深入秦岭腹地实地感受秦岭生态保护新成就,开展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生态和谐、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宣传,讲好中华祖脉故事和探寻华夏五千年文明发展历程,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一是要发挥海外华文媒体融通中外、熟悉住在国文化的优势,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华文媒体扎根海外多年,熟悉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习俗,兼具中华文化的特色与西方文明的特质,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良好平台和重要的文化交流渠道。希望媒体朋友们用住在国民众听得懂、看得懂的语言和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针对不同受众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以生动活泼、潜移默化接地气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是面对新形势和新技术发展,要不断求新求变,积极探索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方式方法。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的大背景下,国际话语争夺日趋激烈复杂,随着现代传播技术发展,互联网成为宣传主阵地,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主流,这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希望媒体朋友们顺应媒体传播格局变化,立足中国特色、体现具体生动实践,打造具有逻辑性、时代性和价值感召力的话语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不断创新互动式话语表达方式,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
三是要向海外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开展陕西宣传,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讲好中华根脉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赴陕西考察调研,为新时代陕西高质量发展擘画蓝图、指引航向。三千里大秦岭,五千年华夏史,秦岭山脉孕育了历史悠久且丰富多元的文化。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总书记的这一讲话充分彰显了秦岭的重要地位。希望大家以这次采访行为契机,深入秦岭腹地实地感受秦岭生态保护新成就,开展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生态和谐、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宣传,讲好中华祖脉故事和探寻华夏五千年文明发展历程,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