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量:
56945
来源:
海内外资讯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记者、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海内外杂志社记者联合报道)8月8日,由中国侨联指导,陕西省侨联主办,西安市侨联、安康市侨联、曲江新区管委会协办的“追梦中华·探寻祖脉”2022海外华文媒体陕西采访行活动,在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左志强部长带领下走进陕西安康,陕西省侨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尚小红等领导陪同,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14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以及人民日报、央视总台、光明日报、中新社4家涉侨中央媒体参加采访行活动。
安康市地处祖国内陆腹地,陕西省东南部,居川、陕、鄂、渝交接部,位于东经108°00'58”~110°12’,北纬31°42'24”~33°50'34”之间,南依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东与湖北省的郧县、郧西县接壤,东南与湖北省的竹溪县、竹山县毗邻,南接重庆市的巫溪县,西南与重庆市的城口县、四川省的万源市相接,西与汉中市的镇巴县、西乡县、洋县相连,西北与汉中市的佛坪县、西安市的周至县为邻,北与西安市的鄠邑区、长安区接壤,东北与商洛市的柞水县、镇安县毗连,国十面积2.35万平方公里,辖1区1市8县,总人口 304万,是中国十大宜居小城 、国家森林城市 、中国十大节庆城市 、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 、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中国精彩城市 、中国新闻传播十强市 、陕西最美绿色园林城市、陕西省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
安康生态秀美,是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年平均气温15~17℃,无霜期253 天。森林覆盖率 65%,有各种动植物 4000 多种,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珍稀动植物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量高达 4500个,是世界标准的3倍以上,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居陕西前列。
安康水资源丰富,年均降水量1050 毫米,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在境内流长 340 公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66%水源来自安康。境内千山竞秀、奇峰挺拔、碧水蜿蜒,是西部地区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安康历史悠久,是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3000多年,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在安康设“汉中郡”。西晋太康元年(公元 280年)取“安宁康泰、万年丰乐”之意始称安康,是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这里是丝路源点,安康丝绸、茶叶在西汉时期就已走向世界。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提到的见证千年丝路历史的“鎏金铜蚕”就出土于安康。这里是“中国民歌之乡”,古老的汉调二黄是国粹京剧的声腔之源:这里诞生了佛教禅宗七祖怀让,其思想传及日本、朝鲜及西欧等地,具有深远的世界影响;这里启蒙了沈尹默、沈士远、沈兼士三位中国新文化运动巨匠,走出了廖乾吾、何振亚等一大批爱国为民的仁人志士。 安康资源富集,是全国最大的天然富硒区。54%的土壤硒含量达中硒以上水平,人称“中国硒谷”,是全国富硒茶、绞股蓝、黄姜之乡和优质烟叶、魔芋基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为安康富硒茶题词“健康佳品,驰誉神州”。近年来,安康与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共建国家富硒产业研究院,正在加速形成千亿富硒产业集群。安康生物、水能、矿产资源也很富集,已探明有色、黑色和稀有金属矿产65种,汞、钼、镁、锑、锰、铅锌等储量居陕西省乃至全国前列,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清洁能源基地、新型材料产业基地和国家重要矿藏储备接续地。
安康区位优越,是陕西开放发展的南大门。安康位于关天、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圈几何中心,是陕西省政府规划确立的秦巴综合交通枢纽、西北内陆物流节点。安康富强机场已开通8条航线、通航10个城市。西康高铁已经全线开工建设,渝康高铁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前期,襄渝、沪蓉、西康三条电气化铁路,包茂、京昆、十天、安麻、银百、安来高速公路在此交汇,高速公路里程 710公里,市域骨干路网总里程 2.54万公里。依托安康“无水港”多式联运项目,已常态化开行“安西欧”货运班列、正式开通“安康-武汉”铁水联运专列,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形成,是“秦巴山区腹地的一颗明珠”。 近年来,安康紧扣“追赶超越、绿色崛起”总纲、坚持“发展为要、生态立市、开放兴市、产业强市”实施路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突出以绿色循环理念激活后发赶超优势,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不断完善以园区承载为支撑、特色农业为基础、绿色工业为主导的循环产业体系,以茶叶、魔芋、核桃、生猪、生态渔业为代表的高效农业特色鲜明,以富硒食品、新型材料、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纺织丝绸等为代表的绿色工业蓬勃发展,以包装饮用水、毛绒玩具、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十三五”以来,安康经济年均增长 10.7%,经济增速 15 个季度领跑全省。2021年,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有效应对复杂环境、严重汛情、疫情防控等多重冲击,全市经济呈现恢复有力、结构优化、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年地区生产总值 1209.49 亿元,同比增长 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64.34 亿元,增长 6.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13.6%;第二产业增加值 513.53 亿元,增长 7.6%,占比 42.4%;第三产业增加值 531.62 亿元,增长 7.9%,占比44.0%。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26.0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0.0%,较上年提高 0.4个百分点。
安康水资源丰富,年均降水量1050 毫米,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在境内流长 340 公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66%水源来自安康。境内千山竞秀、奇峰挺拔、碧水蜿蜒,是西部地区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安康历史悠久,是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3000多年,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在安康设“汉中郡”。西晋太康元年(公元 280年)取“安宁康泰、万年丰乐”之意始称安康,是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这里是丝路源点,安康丝绸、茶叶在西汉时期就已走向世界。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提到的见证千年丝路历史的“鎏金铜蚕”就出土于安康。这里是“中国民歌之乡”,古老的汉调二黄是国粹京剧的声腔之源:这里诞生了佛教禅宗七祖怀让,其思想传及日本、朝鲜及西欧等地,具有深远的世界影响;这里启蒙了沈尹默、沈士远、沈兼士三位中国新文化运动巨匠,走出了廖乾吾、何振亚等一大批爱国为民的仁人志士。 安康资源富集,是全国最大的天然富硒区。54%的土壤硒含量达中硒以上水平,人称“中国硒谷”,是全国富硒茶、绞股蓝、黄姜之乡和优质烟叶、魔芋基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为安康富硒茶题词“健康佳品,驰誉神州”。近年来,安康与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共建国家富硒产业研究院,正在加速形成千亿富硒产业集群。安康生物、水能、矿产资源也很富集,已探明有色、黑色和稀有金属矿产65种,汞、钼、镁、锑、锰、铅锌等储量居陕西省乃至全国前列,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清洁能源基地、新型材料产业基地和国家重要矿藏储备接续地。
安康区位优越,是陕西开放发展的南大门。安康位于关天、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圈几何中心,是陕西省政府规划确立的秦巴综合交通枢纽、西北内陆物流节点。安康富强机场已开通8条航线、通航10个城市。西康高铁已经全线开工建设,渝康高铁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前期,襄渝、沪蓉、西康三条电气化铁路,包茂、京昆、十天、安麻、银百、安来高速公路在此交汇,高速公路里程 710公里,市域骨干路网总里程 2.54万公里。依托安康“无水港”多式联运项目,已常态化开行“安西欧”货运班列、正式开通“安康-武汉”铁水联运专列,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形成,是“秦巴山区腹地的一颗明珠”。 近年来,安康紧扣“追赶超越、绿色崛起”总纲、坚持“发展为要、生态立市、开放兴市、产业强市”实施路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突出以绿色循环理念激活后发赶超优势,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不断完善以园区承载为支撑、特色农业为基础、绿色工业为主导的循环产业体系,以茶叶、魔芋、核桃、生猪、生态渔业为代表的高效农业特色鲜明,以富硒食品、新型材料、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纺织丝绸等为代表的绿色工业蓬勃发展,以包装饮用水、毛绒玩具、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十三五”以来,安康经济年均增长 10.7%,经济增速 15 个季度领跑全省。2021年,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有效应对复杂环境、严重汛情、疫情防控等多重冲击,全市经济呈现恢复有力、结构优化、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年地区生产总值 1209.49 亿元,同比增长 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64.34 亿元,增长 6.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13.6%;第二产业增加值 513.53 亿元,增长 7.6%,占比 42.4%;第三产业增加值 531.62 亿元,增长 7.9%,占比44.0%。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26.0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0.0%,较上年提高 0.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