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量:
80396
来源:
海内外资讯
现场特设东坡旅居城市东坡美食精品展,眉山、黄冈、惠州、长沙、扬州、徐州、开封、常州、杭州、儋州等东坡旅居十城携十桌名宴与东道主东坡酒楼同台展现各地东坡美食,推介东坡文化。
“焚香、点茶、插花、挂画”四雅,被宋人合称为“生活四艺”,专业演绎团队将在开幕式现场还原宋朝文人日居四般雅事,再现宋人吴自牧《梦粱录》中记载的宋代文人雅士生活。
位于东坡老码头的东坡酒楼将结合由海南旅投与苏学会联合考证东坡文献编写的《东坡食源》推出首批配套主题菜单,分别为东坡海鲜宴、东坡家宴、东坡群仙宴。东坡酒楼总经理景丽介绍,酒楼研发团队结合苏东坡所记载过的食文化,用近半年的时间进行创新设计,复刻研制出100多道精品菜,希望为海南喜爱东坡文化的食客提供一个品味赏景的新地标。
活动主办地海口东坡老码头文旅商综合体位于海口市海甸岛碧海大道与海甸三西路交界处,沿着海甸溪呈带状分布,总建筑面积约6.2万㎡。
八月秋闱,兄弟二人双双中举。
第二年正月,兄弟二人继续参加春闱大比。主考官是翰林学士欧阳修、龙图阁学士梅挚、集贤殿修撰范镇等,三人均是当时硕学泰斗。
考试中,苏轼说理透彻、结构严谨的《刑赏忠厚之至论》,受到欧阳修的激赏,却阴差阳错,被点为第二名。但从此,苏轼名满京城。
三月,苏轼兄弟参加了由仁宗主持的殿试,二人再次双双高中。
不但如此,四年之后(1061年),苏轼和苏辙参加了北宋最高级别的考试——制科考试。
欧阳修在《举苏轼应制科状》中这样介绍苏轼:“学问通博,资识明敏,文采灿然,议论峰出,其行业修饬,名声甚远”。
当时来开封参加这次考试的学子甚多。相国韩琦对人说,“二苏在此,而诸人亦敢与之较试,何也?”言下之意,对苏轼兄弟的才华笃信不疑。
这话很快传出去,弃考者竟十之八九。
苏轼不负众望,以五十篇策论通过考试,被录入三等;苏辙被录入四等。
这是不可多得的荣耀,因为自有宋开国一百多年来,制策入三等的只有吴育和苏轼两人。
这场考试让仁宗皇帝再一次见识了他们的才华,退朝后兴奋地对高皇后说:“朕为子孙得两宰相矣。”从此,苏轼文章遂擅天下,学者多从讲问,以其文为师法。
大苏小苏以无上智慧与笔力在开封开启了让人灼目的荣耀。苏轼有词曰: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苏轼在开封做的事,主要有以下几件:
1、苏轼21岁与弟弟苏辙跟着父亲苏洵到开封赶考,父子三人一块儿租住在太平兴国寺的澡堂子里,整整住了一年才搬走。
2、苏轼在开封参加了中书省的考试,以第二名的成绩高榜得中。紧接着,苏轼又和其他考生去皇宫大内参加殿试,又一次顺利通过,成了新科进士,名次排在第十四。
3、苏轼即将离开开封时,开封下了一场大暴雨。这场暴雨让苏轼铭记多年,他用一首五言古风描写道:“蔡河中夜决,横浸国南方。车马无复见,纷纷操筏郎。新秋忽已晴,九陌尚汪洋。”
4、开封是苏轼仕途的出发点,他先后任直史馆、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可惜时间都不长。(记者/续炳义,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