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听着就是过瘾!”“第一次听淮北花鼓戏,挺有韵味!”近日,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安徽省优秀地方戏曲(声腔)剧目展演正式谢幕,依次走出剧场的观众热烈地交流看戏感受,意犹未尽。
5天,21个剧种,25出传统小戏、折子戏,此次展演呈现了江淮大地丰厚的地方戏曲“家底”。从省徽京剧院的徽剧《出猎·井台会》到合肥市庐剧院的庐剧《秦雪梅·商林惊魂》,从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的黄梅戏《秦香莲·杀庙》到省泗州戏剧院的泗州戏《樊梨花诉堂》,从阜阳市演艺公司的淮北梆子戏《打神告庙》到池州市艺术剧院的贵池傩戏《刘文龙和番记·送别》,省市县三级院团同台竞艺,皖北皖中皖南戏曲集中绽芳,令观众感受到传统戏曲走进新时代的自信和风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不仅包括富足的物质生活,而且包括精彩的精神生活。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强调,要做好高质量文化供给,推出更多展现徽风皖韵、反映新时代伟大变革、彰显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文化精品。
资料图(视觉安徽)
浩浩江淮,文化富矿。从底蕴厚重的传统文化中开掘力量源泉,从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深入实践中感悟时代精神,从江淮大地的美好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全省文化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用心用情推出精品力作,为人民群众奉献丰富而优质的精神食粮。
省话剧院、马鞍山艺术剧院创排的话剧《炉火照天地》,从新时代新征程马钢人秉承“大国工匠”精神,让世界铁路穿上“中国跑鞋”的历程提炼主题,反映了安徽从传统农业省份向新兴工业省份、从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迈进的生动实践。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在创作打磨《炉火照天地》的过程中,主创团队多次深入一线采风,感受钢铁冶炼的火热场景,了解科研团队的创新实践,因此展现的细节贴近真实,呈现的情感打动人心。导演李伯男说:“我们从‘钢铁人’的生产生活中打捞创作灵感,把他们的人生经历和精神风貌真实而艺术化地呈现给观众。”
新时代呼唤新作品。长篇报告文学《大别山上》描绘金寨及大别山地区赓续红色基因,从贫穷走向小康、从落后走向振兴的壮丽征程;长篇小说《追风》讲述一座省会城市聚力科技创新打造智造之都的故事,塑造了新时代奋发有为的党员干部群像……近年来,我省文学工作者勇于回答时代课题,自觉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优秀作品。
为创作《大别山上》,著名作家潘小平跟随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团队入户调查,先后采访了一两百户农民家庭,积累了丰富素材,因此笔下每个故事都真实可信、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潘小平说:“中国迈进新时代,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文字,应该有回应伟大时代的意志和能力。”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