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下午,广东省推进“侨胞之家”建设工作交流活动在珠海举行。来自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侨联负责人,相关基层侨联组织代表以及各地“侨胞之家”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侨联基层组织和“侨胞之家”建设议题,集思广益、共谋发展,夯实为侨服务的基层力量。
“侨胞之家”建设,是广泛团结凝聚侨界力量、做好新时代“侨”文章、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截至目前,广东建有“侨胞之家”2008个,涵盖农村、城市、机关和事业单位、企业、“两新”组织及学校。
广东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李丰表示,近年来,全省各级侨联组织以“侨胞之家”建设为牵引,拓展工作载体,按照“自己建、联合建、参与建、引导建”四维一体策略,创新工作模式,坚持为大局服务和为侨服务有机统一,在凝聚侨心侨力侨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助力“百千万工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今后,我们要充分把握侨情新特点,深入调研,积极探索,努力把‘侨胞之家’建设成深受侨胞喜爱的‘团结之家’‘温暖之家’‘奋斗之家’。”李丰说。
点赞:广东这些“侨胞之家”获评2021—2022年度全国侨联系统“侨胞之家”典型选树单位(18个,排名不分先后)(可多选)广州市越秀区“侨胞之家”珠海市高新区“侨胞之家”汕头市濠江区广澳街道东湖社区“侨胞之家”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儒林社区“侨胞之家”河源市紫金县义容镇“侨胞之家”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侨胞之家”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潼侨镇新华社区“侨胞之家”陆丰市桥冲镇白沙村“侨胞之家”东莞市石龙镇“侨胞之家”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星级“侨胞之家”台山市水步镇草坪里“侨胞之家”湛江市奋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侨胞之家”潮州市湘桥区官塘镇奕庵村“侨胞之家”揭阳市侨联“侨胞之家”阳江市侨联“侨胞之家”肇庆市高新区侨联“侨胞之家”英德市“侨胞之家”信宜市侨联“侨胞之家”提交
点赞:广东这些“侨胞之家”获评2018—2020年度全国侨联系统优秀“侨胞之家”(18个,排名不分先后)(可多选)阳江市“侨胞之家”清远市“侨胞之家”佛山市侨联“侨胞之家”信宜市侨联“侨胞之家”潮州市载阳侨文化传播中心“侨胞之家”中山市南区侨联“侨胞之家”肇庆高新区侨联“侨胞之家”汕尾市华侨管理区党建带侨建工作中心“侨胞之家”开平市水口镇沙冈侨联中心“侨胞之家”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井下村“侨胞之家”梅州市蕉岭县三圳镇芳心村“侨胞之家”汕头市龙湖区外砂街道蓬中村“侨胞之家”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侨胞之家”广州市番禺区沙湾街沙湾社区“侨胞之家”深圳市南山区中新街社区“侨胞之家”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华发社区“侨胞之家”河源市源城区新作塘社区“侨胞之家”云浮市新兴县簕竹镇红光社区“侨胞之家”提交
打通为侨服务“最后一公里”
“侨胞之家”是基层侨联组织联系和服务广大侨界群众、推动侨联工作开展的重要阵地。会上,各级侨联组织代表和各地“侨胞之家”负责人相互交流经验、开拓思路,推动提升基层侨联阵地服务质量。
珠海市金湾区平沙、红旗华侨农场是广东最大的两个华侨农场,现有归侨4000多人。“我们通过召开全市华侨农场‘侨胞之家’及‘为侨法律服务站’现场交流会等方式,使平沙镇平塘社区、红旗镇广安社区‘侨胞之家’工作更规范,服务更完善。”珠海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张英龙说,依托华侨农场、侨友会等侨资源和平台,珠海积极探索“侨胞之家”建设模式。
随着社会发展和侨情变化,广东各级侨联组织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模式和为侨服务载体。“依托主城区社区和商务楼宇,我们建设线上线下‘侨胞之家’。”张英龙介绍,珠海各级侨联组织发挥主城区侨资源丰富的优势,立足“楼宇”和“社区”两个维度,依托社区活动中心等平台,精心打造线上线下“侨胞之家”,促进基层侨联工作向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
活动中,珠海市政协副主席张松表示,在全市各级侨联工作者和“侨胞之家”建设者的努力下,珠海各“侨胞之家”在“党建带侨建”、扩大组织覆盖、激发基层活力、服务侨界群众等方面创造了一些好做法,开创了侨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模式。“让我们携手共进,通过推动高质量建设‘侨胞之家’,书写更多属于海外侨胞、归侨侨眷的精彩篇章。”他说。
2020年以来,中山在全国率先打造具有“九优”(侨韵、侨建、侨史、侨菁、侨法、侨书、侨创、侨爱、侨干)标准的星级“侨胞之家”,现已创建星级“侨胞之家”25家,实现镇街全覆盖。《广东省侨联事业发展规划(2022-2026年)》提出,推广中山市侨联星级“侨胞之家”建设经验。
“针对‘侨胞之家’的人民性、社会性、开放性特点,结合本地特色,我们探索出市镇共建、群团共建、社会共建三种模式,破解从‘要我创’到‘我要创’的动力问题。”中山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刘志巍介绍,该市各星级“侨胞之家”已开展为侨服务活动近千场,服务群众10余万人次。
大爱若水,情暖侨心。“我们在全省首创了‘社区+侨+社工+志愿者’模式,让社工‘蓝色’马甲时时出现在社区、学校、侨企及侨胞家中,打通为侨服务‘最后一公里’。”汕尾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吕海虹介绍,当地以“侨胞之家”为载体,创新引进专业社工力量,开展侨情摸查、健康义诊、侨法宣传、红色研学公益夏令营等系列主题活动,点对点、一站式帮助侨胞解决子女入学、就医、就业、社会保障等困难,提升侨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作为侨务大省,广东在基层侨联组织和‘侨胞之家’阵地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积累了很多好经验。”中国侨联基层建设部部长张毅表示,广东各级侨联大力推进各类型、各层级“侨胞之家”建设,实现了广泛覆盖;同时,通过组织各类活动,扎实做好联谊联络和为侨服务工作。他还提到,广东部分“侨胞之家”在信息化建设与创新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极融入社区治理网络,实现了智能化管理,方便了侨联工作者和侨界群众。
把“侨”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工作,始终与国家发展大局息息相关,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近些年,广东多地以“侨胞之家”建设为抓手,推动海外侨胞参与我省各领域交流合作,把“侨”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阳江市侨联二级调研员冯珍介绍,为更大范围涵养侨务资源,当地积极探索“侨胞之家+学校”工作机制,先后在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阳江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侨胞之家”,调动和发挥高校侨界专家学者智力优势和引领作用,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团结凝聚广大归侨侨眷和留学归国学者,为阳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侨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侨联委员、侨商会、侨青会等平台作用,强化联动机制,采取‘侨帮侨、一帮一’的方法,推进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平台共建,形成更大联动效应,赋能高质量发展。”冯珍说。
清远英德市有英红、英德和黄陂3个华侨茶场,是全国华侨农场最多的县级行政区。英德市侨联综合办主任陈丽琼介绍,英德市“侨胞之家”通过海外侨领侨商牵线搭桥,推介英德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侨商侨领来英考察、投资落户,推动“英红茶创意产业园”等项目落地,助力激活区域经济活力;同时,以“英德市侨友联谊会”“越柬老联谊会”活动交流为依托,广泛开展对外联谊交流活动,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
“如今的花都‘侨胞之家’已成为中巴经贸文化交流基地,在促进花都与巴拿马等拉美国家的合作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州市花都区侨联四级主任科员杨瑜介绍,花都区侨联探索开启“地方侨联+高校侨友会+侨社团”模式,目前与16个侨社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强民间多元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为花都高质量发展凝聚起侨界合力。
杨瑜表示,下一步,花都区侨联将继续完善“侨胞之家”平台建设,发挥好侨乡独特优势,创新联系服务侨胞的方式方法,以侨为桥,着力营造“侨联搭台、侨胞唱戏、政侨同心、共促发展”的浓厚氛围,为高水平规划建设广州北部增长极、打造广州北部综合门户和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贡献更大力量。
“我们要把‘侨胞之家’建成‘红色加油站’‘文明实践点’‘温馨大家园’,打造成为‘创新型阵地’。”李丰表示,全省各级侨联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打造“侨有所呼、我有所行”侨联基层组织品牌,凝心聚力推动广东侨联工作高质量发展。
转自: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