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量:
120457
来源:
海内外资讯
(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云南保山报道)2024年10月13日,由中国侨联主办,云南省侨联承办,昆明市侨联、保山市侨联、德宏州侨联协办的“追梦中华·重走滇缅路”2024海外华文媒体云南采访行活动在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中国侨联办公厅副主任刘红的带领下继续在云南德宏州采访,来自马来西亚、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英国、美国、缅甸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26家海外华文媒体,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政协报4家中国主流媒体参加了采访行活动。 云南省侨联党组成员、秘书长陈英姿,云南省侨联基层工作部一级调研员魏志国,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宣传处副处长曹晓婧,德宏州侨联主席思治明等相关领导陪同参访。
银井村不仅是一个地理奇观,更是中缅友好关系的象征。村寨依托“一寨两国”景区,定期举办中缅双方村民互助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双方的友好往来。银井村深度挖掘“一寨两国”的和睦文化、民间文化、国界文化,成功打造成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边境旅游村,成为展示中缅友好的窗口。通过旅游发展,银井村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加深了中缅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名村,并荣获多项荣誉称号,进一步巩固了银井村作为中缅友好关系象征地位。
银井村与芒秀村的居民语言相通、习俗相同,他们同走一条路,共饮一井水,同赶一场集,和睦相处,世代相承。这种和睦相处的文化背景使得“一寨两国”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
银井村依托“一寨两国”的独特景观,定期举办中缅双方村民互助交流活动,成功打造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边境旅游村。2023年1-9月,景区共接待游客41.6万人次,带动当地创收513.5万元。
银井村与缅甸芒秀村共住的关系形成于中缅两国在划分国界时,将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分别属于中国和缅甸。 银井村位于云南省瑞丽市姐相乡,与缅甸芒秀村相连,国境线以竹篱、水沟、田埂、村道为界,形成了“一寨两国”的独特景观。
银井村和芒秀村在划界之前是一个傣族村寨,习俗相同,语言相通。划界后,虽然分为两个村庄,但边界并没有严格的屏障,两国居民仍然互通有无、自由往来,跨境收割、耕作的情况也很常见。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使得两国居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
这种共住的关系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上,还体现在文化和经济交流上。两国居民同赶一场集,共饮一井水,习俗相同,语言相通。此外,银井村也成为了一个文化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成为中缅友谊的象征。
银井村的地理位置优越,距离瑞丽市区约11公里,位于中缅边境的71号界碑附近,自古以来就是中缅两国人民交流的重要通道。这里曾是古代西南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文化、贸易往来频繁。新中国的成立后,中缅两国在划定国界时,银井村恰好位于边境线上,形成了“一村两国”的独特景观。
银井村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1960年中缅勘界时,国境线穿村而过,71号界碑树立在村中,将村子一分为二。尽管被国界分开,银井村和芒秀村的居民仍然共享水资源、道路和集市,民族同宗,习俗相同。2007年,德宏州边防支队推动将银井村打造为爱民固边模范村,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傣族村寨旅游致富的典范。
银井村位于中缅边境,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一寨两国”的独特景观。村中的国界线以竹篱、村道、水沟、土埂为界,将村子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称为芒秀。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银井村成为了中缅友好往来的象征。
银井村的傣族文化深受中缅两国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历史背景。村中的居民语言相通、习俗相同,同走一条路,共饮一井水,同赶一场集,跨境而居的傣族人民世代和睦,通婚互市,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这种文化交融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还体现在教育、婚姻等方面。
在教育方面,银井村的小学吸引了大量缅甸儿童,他们每天跨越国界线来到中国上学,成为了中国最小的一批“留学生”。这种教育交流不仅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也加深了两国儿童之间的友谊14。在婚姻方面,银井村的居民中有许多跨国婚姻,文化、语言、风俗的相似性使得通婚成为可能,进一步加深了两国的联系。
此外,银井村的旅游开发也展现了其傣族文化的魅力。景区内有“中缅情人木道”、“一桥两国”、“一树两国”等特色景点,以及独具缅甸风情的景观和田园式休闲功能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这种独特的文化和风景。
明朝初期至民国时期:银井村在明朝初期形成自然村落,最初属于安陆州管辖。随着时间推移,行政归属经历了多次变更,包括升格为承天府、改属安陆府、划分至不同的县和区等。到了民国元年,安陆府被废除,钟祥县归入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随后又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
1949年至1984年:1949年2月,银井村属于荆门县仙居区许集乡管辖。随着时间的推移,银井村经历了从初级互助组到高级合作社,再到大队和村民委员会的转变,最终在1984年更名为银井村村民委员会,属于跑马乡管辖。
1960年至今:1960年中缅勘界时,银井村被一分为二,树立起中国71号界碑,形成了“一寨两国”的独特景观。尽管如此,两个国家的边界线除了界碑外,还以竹篱、村道、水沟、土埂为界,居民们依然保持着互通有无、自由往来的传统生活方式。
银井村的历史沿革不仅反映了行政区划的变迁,更见证了中缅两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如今,银井村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一寨两国”的奇观吸引了众多游客,成为了一个展示中缅友谊的窗口。
其次,当地政府通过共建“国际小法庭”来调处边民矛盾纠纷,有效探索涉外司法模式。此外,银井村还开办了中缅边境第一所边防小学,接纳缅籍学生,促进了文化教育和人员交流。
最后,银井村与缅甸芒秀村之间的友好往来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春节期间,银井村和芒秀村的村民相邀相聚,共度佳节,展现了中缅人民的深厚友谊和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记者/续炳义,江苏大学特聘教授、四川省侨联文促会副会长兼文化产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侨联文促会副会长兼国际传播专委会主任、海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
瑞丽市银井村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象征着中缅之间的友好关系。银井村位于云南省瑞丽市与缅甸的交界处,1960年中缅勘界后,国境线穿村而过,71号界碑矗立村中,将村寨分为中国一侧的银井和缅甸一侧的芒秀。尽管分属两国,但银井村与芒秀村的边民共享自然资源,共饮一井水,同走一条路,同赶一条街,通婚互访,民族同宗,习俗相同,展现了深厚的睦邻友好关系。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交融,使得“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去结果,缅甸的母鸡到中国来下蛋”成为这里的真实写照。
银井村不仅是一个地理奇观,更是中缅友好关系的象征。村寨依托“一寨两国”景区,定期举办中缅双方村民互助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双方的友好往来。银井村深度挖掘“一寨两国”的和睦文化、民间文化、国界文化,成功打造成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边境旅游村,成为展示中缅友好的窗口。通过旅游发展,银井村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加深了中缅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名村,并荣获多项荣誉称号,进一步巩固了银井村作为中缅友好关系象征地位。
瑞丽银井村与缅甸人共住一个寨的原因是因为历史和地理的原因。 银井村原本是一个傣族村寨,1960年中缅勘界后,国境线穿村而过,将村子一分为二,界碑西北侧属于中国,称为银井村;界碑东南侧属于缅甸,称为芒秀村。尽管被国界分开,但两国边民共饮一井水,同走一条路,同赶一场集,语言相通,习俗相同,和睦相处。
银井村与芒秀村的居民语言相通、习俗相同,他们同走一条路,共饮一井水,同赶一场集,和睦相处,世代相承。这种和睦相处的文化背景使得“一寨两国”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
银井村依托“一寨两国”的独特景观,定期举办中缅双方村民互助交流活动,成功打造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边境旅游村。2023年1-9月,景区共接待游客41.6万人次,带动当地创收513.5万元。
银井村与缅甸芒秀村共住的关系形成于中缅两国在划分国界时,将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分别属于中国和缅甸。 银井村位于云南省瑞丽市姐相乡,与缅甸芒秀村相连,国境线以竹篱、水沟、田埂、村道为界,形成了“一寨两国”的独特景观。
银井村和芒秀村在划界之前是一个傣族村寨,习俗相同,语言相通。划界后,虽然分为两个村庄,但边界并没有严格的屏障,两国居民仍然互通有无、自由往来,跨境收割、耕作的情况也很常见。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使得两国居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
这种共住的关系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上,还体现在文化和经济交流上。两国居民同赶一场集,共饮一井水,习俗相同,语言相通。此外,银井村也成为了一个文化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成为中缅友谊的象征。
瑞丽银井村的地理与历史背景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上。银井村位于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姐相乡,与缅甸芒秀村相邻,因中缅划界而被分为两国。这个村子以其“一寨两国”的独特景观而闻名,国境线以竹篱笆、水沟、田埂、村道为界,形成了“一井两国”、“一家两国”等奇观。银井村与芒秀村原本是一个傣族村寨,划界前同属于一个村寨,划界后被71号界碑一分为二,界碑西北属中国瑞丽的一侧称为银井村,界碑东南属缅甸的一侧称为芒秀村。尽管被国界分开,但两国边民依然互通有无、自由往来,跨境收割、跨境耕作十分常见。
银井村的地理位置优越,距离瑞丽市区约11公里,位于中缅边境的71号界碑附近,自古以来就是中缅两国人民交流的重要通道。这里曾是古代西南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文化、贸易往来频繁。新中国的成立后,中缅两国在划定国界时,银井村恰好位于边境线上,形成了“一村两国”的独特景观。
银井村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1960年中缅勘界时,国境线穿村而过,71号界碑树立在村中,将村子一分为二。尽管被国界分开,银井村和芒秀村的居民仍然共享水资源、道路和集市,民族同宗,习俗相同。2007年,德宏州边防支队推动将银井村打造为爱民固边模范村,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傣族村寨旅游致富的典范。
银井村的傣族文化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背景、以及中缅两国的文化交融上。
银井村位于中缅边境,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一寨两国”的独特景观。村中的国界线以竹篱、村道、水沟、土埂为界,将村子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称为芒秀。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银井村成为了中缅友好往来的象征。
银井村的傣族文化深受中缅两国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历史背景。村中的居民语言相通、习俗相同,同走一条路,共饮一井水,同赶一场集,跨境而居的傣族人民世代和睦,通婚互市,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这种文化交融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还体现在教育、婚姻等方面。
在教育方面,银井村的小学吸引了大量缅甸儿童,他们每天跨越国界线来到中国上学,成为了中国最小的一批“留学生”。这种教育交流不仅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也加深了两国儿童之间的友谊14。在婚姻方面,银井村的居民中有许多跨国婚姻,文化、语言、风俗的相似性使得通婚成为可能,进一步加深了两国的联系。
此外,银井村的旅游开发也展现了其傣族文化的魅力。景区内有“中缅情人木道”、“一桥两国”、“一树两国”等特色景点,以及独具缅甸风情的景观和田园式休闲功能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这种独特的文化和风景。
银井村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明朝初期,形成了一个自然村落,最初属于安陆州管辖。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政归属经历了多次变更,直到1960年中缅勘界时,银井村被一分为二,树立起中国71号界碑,形成了“一寨两国”的独特景观。
明朝初期至民国时期:银井村在明朝初期形成自然村落,最初属于安陆州管辖。随着时间推移,行政归属经历了多次变更,包括升格为承天府、改属安陆府、划分至不同的县和区等。到了民国元年,安陆府被废除,钟祥县归入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随后又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
1949年至1984年:1949年2月,银井村属于荆门县仙居区许集乡管辖。随着时间的推移,银井村经历了从初级互助组到高级合作社,再到大队和村民委员会的转变,最终在1984年更名为银井村村民委员会,属于跑马乡管辖。
1960年至今:1960年中缅勘界时,银井村被一分为二,树立起中国71号界碑,形成了“一寨两国”的独特景观。尽管如此,两个国家的边界线除了界碑外,还以竹篱、村道、水沟、土埂为界,居民们依然保持着互通有无、自由往来的传统生活方式。
银井村的历史沿革不仅反映了行政区划的变迁,更见证了中缅两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如今,银井村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一寨两国”的奇观吸引了众多游客,成为了一个展示中缅友谊的窗口。
中缅关系在瑞丽银井村的体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银井村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一寨两国”现象成为了中缅友好关系的象征。国境线将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称为芒秀。尽管被国境线分隔,但两国边民语言相通、习俗相同,他们同走一条路,共饮一井水,同赶一场集,和睦相处,世代相承。
其次,当地政府通过共建“国际小法庭”来调处边民矛盾纠纷,有效探索涉外司法模式。此外,银井村还开办了中缅边境第一所边防小学,接纳缅籍学生,促进了文化教育和人员交流。
最后,银井村与缅甸芒秀村之间的友好往来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春节期间,银井村和芒秀村的村民相邀相聚,共度佳节,展现了中缅人民的深厚友谊和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记者/续炳义,江苏大学特聘教授、四川省侨联文促会副会长兼文化产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侨联文促会副会长兼国际传播专委会主任、海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