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在一起

与马来西亚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YB郑立慷在一起

与马来西亚前新闻、 通讯及文化部副部长王赛之在一起

马来西亚前驻华特命全权大使拉惹·拿督·努西尔万在北京给侨商拜年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来西亚特命全权大使欧阳玉靖在一起

与第18任马来西亚上议院(Dewan Negara)主席,第8任森美兰州务大臣丹斯里莱士雅丁等在一起

走进展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及实际成效的怀化国际陆港参访

发布时间:    浏览量: 175618   来源: 海内外资讯
  (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国际华文媒体联盟记者、海内外杂社记者怀化报到)2025年7月29日,由中国侨联指导,湖南省侨联主办,益阳市侨联、怀化市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幸福湖南”2025海外华文媒体湖南采访行走进怀化参访,来自马来西亚、加拿大、德国、美国等十几家海外华文媒体,以及人民网、华夏杂志社、湖南日报、湖南国际频道等四家国内涉侨媒体参加了采访行活动, 怀化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郑松林,怀化市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黄晓丽,湖南省侨联宣传联络处四级调研员刘为等陪同参访。

       怀化国际陆港规划展厅的设计围绕“向海之旅”“陆港蓝图”“商通天下”“山海可期”四个篇章展开,通过科技化展示手段呈现陆港建设成果与区域发展战略。
       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组织中心大屏‌:动态展示怀化作为国家战略枢纽的物流网络布局,涵盖铁海联运、跨境班列等通道路线。

       怀化出海图‌:以可视化方式展现怀化与全球港口的联系,强调内陆城市开放格局。

       非遗数字体验区‌:结合VR、AR技术,让42项非遗项目“可触摸、可体验、可感知”,融入互动社交与消费积分功能。

       宣传片播放系统‌:展示陆港发展历程、建设模型及未来愿景。

       科技融合‌:采用数字技术呈现非遗文化与陆港物流场景,增强沉浸感。

       互动体验‌:设置燕尾龙舟等非遗项目体验设施,提升参观趣味性。

       战略聚焦‌:突出“依托双通道、对接两大洋、服务双循环”的开放格局。

        怀化国际陆港是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一带一路”的节点工程,已正式加入西部陆海新通道“13+2”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入列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初步形成湘鄂赣三省东盟货物集结中心,敞开了湖南乃至中部地区走向世界的又一“门户”。2021年9月13日上午,怀化国际陆港开工仪式在湖南怀化经济开发区举行。2022年9月30日上午,一列满载成品油的专列驶入怀化国际陆港洪江市石化港务区,标志着怀化国际陆港洪江市石化港务区的正式运营。2024年1至7月,怀化国际陆港共计开行中老班列231列,同比增加758.9%,位居中部地区第一;2024年,怀化国际陆港全年班列发运量达1009列,运输总货重超100万吨,货值逼近60亿元人民币。2025年1月1日凌晨三时,伴随着X9689次班列悠长的汽笛声,湖南怀化国际陆港2025年首趟中老图定班列从怀化西编组站驶出,正式开启2025年东盟班列发运征程。

       怀化国际陆港作为湖南对接东盟和RCEP的重要枢纽,具备的核心优势首先是战略区位与功能。位于中国中南部,是连接东西部的重要节点,具备公铁联运、保税物流、海关监管等多功能板块,2022年至2024年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额年均增长87.23%。 ‌‌
       其次是基础设施与效率。从2021年9月开工到2022年1月首列专列开行仅用6天,拥有高效的仓储、运输网络和智慧物流体系,企业进出口货物中转环节减少50%以上。 ‌‌
       还有政策与产业支持。地方政府提供税收优惠、资金补助等扶持政策,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2025年前5个月班列发运量同比增长31%。 ‌‌
       最后是绿色与可持续发展。推广新能源车辆、建设绿色仓库,实现生态优先的物流体系,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怀化国际陆港规划展示厅通过多维度的展示内容,展现了陆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及实际成效,其社会意义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战略定位展示。展示厅以“向海之旅”“陆港蓝图”等篇章,系统阐释了怀化国际陆港作为湖南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门户城市和东盟货运集结中心的定位,以及“依托双通道、对接两大洋、服务双循环”的开放格局,强化了社会对陆港功能的认知。 ‌‌
       二是建设成效呈现。通过“商通天下”篇章,展示了陆港在物流通道、产业集聚等方面的成果,例如2024年上半年完成中老班列188列、木薯淀粉进口3018标箱等数据,体现了其对区域经济的实际推动作用。 ‌‌
       三是开放合作示范。展示厅还通过“山海可期”篇章,呈现了陆港在RCEP和东盟合作中的角色,包括东盟经贸合作展示中心运营、特色产业全链条贸易体系构建等,为内陆地区参与国际合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怀化模式”。 ‌‌
       四是非遗文化传播。同期举办的非遗展览活动,运用VR、AR等技术让42项非遗项目“可触摸、可体验、可感知”,既丰富了展示厅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当地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 ‌‌(记者/续炳义,媒体人、江苏大学特聘教授、海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
上一篇:文化创意产业将推动着怀化的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访“五溪非遗园”
下一篇:走进起源于春秋, 形成于盛唐, 鼎盛于明清的洪江古城参访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hnwhrzx.com 海内外资讯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