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在一起

与马来西亚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YB郑立慷在一起

与马来西亚前新闻、 通讯及文化部副部长王赛之在一起

马来西亚前驻华特命全权大使拉惹·拿督·努西尔万在北京给侨商拜年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来西亚特命全权大使欧阳玉靖在一起

与第18任马来西亚上议院(Dewan Negara)主席,第8任森美兰州务大臣丹斯里莱士雅丁等在一起

文化创意产业将推动着怀化的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访“五溪非遗园”

发布时间:    浏览量: 164539   来源: 海内外资讯
(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国际华文媒体联盟记者、海内外杂社记者怀化报到)2025年7月29日,由中国侨联指导,湖南省侨联主办,益阳市侨联、怀化市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幸福湖南”2025海外华文媒体湖南采访行走进怀化参访,来自马来西亚、加拿大、德国、美国等十几家海外华文媒体,以及人民网、华夏杂志社、湖南日报、湖南国际频道等四家国内涉侨媒体参加了采访行活动, 怀化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郑松林,怀化市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黄晓丽,湖南省侨联宣传联络处四级调研员刘为等陪同参访。
       采访团走进五溪非遗园,给人一种眼睛一亮的感觉,这里处处都是创意,处处都是唯一,处处都是经典。如果你没来过怀化,来到怀化没有走进怀化的“非遗文化展览馆”,就不算来到怀化,不算真正的了解怀化,也许非遗文化馆里展示的只是怀化文创产业的一小部分,但是从这里就能看到怀化人的思维模式,能够看到怀化的经济发展状况,也能看到怀化的发展前景。因为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经济、文化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持续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好的地方,文化创意产品就会融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文化创意产品集中的地方科学技术就会集中,科学技术集中的地方经济就会高速发展,经济高速发展的地方文化就大繁荣;文化大繁荣的地方人们就会有更高的工作和生活渴望,人们对文化产品更高的要求,督促科学技术快速研发,科学技术的提高又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真正的魅力所在。

       这座由怀化市文旅体育发展投资集团与怀化国际陆港发展公司共同打造的非遗园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展示。当数字屏上的积分随着每一次体验悄然增长,当研学工坊里浸染的蓝布映照着游客们的笑脸,当广场上回荡起节日的欢歌,人们真切地感受到,怀化的非遗血脉,正依托着这座非遗新家园,以更轻盈、更亲近的姿态融入当下,走向未来。非遗的生命力,在这光影交织、动静相宜的园子里,澎湃着新时代的脉动。
       在怀化国际陆港经开区,一座玻璃幕墙建筑流淌着现代的光泽。这里是五溪非遗园,一个让古老技艺在数字光影中苏醒、在互动体验中呼吸的非遗新家园。踏入园区,非遗不再是传统的静默陈列。5500平方米的数字体验空间,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非遗科技画卷。一楼大厅,“玩非遗·赚积分·享怀化”的互动屏闪烁着暖意,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创静待知音。拾级而上,景象更为灵动。指尖轻触,傩戏面具上的古老纹路便在光影中流淌、变幻;手臂舒展,苗族银饰的精致图案仿佛随之起舞,在虚实交织的空间里,每一步都踏响了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鸣。工作人员指着数字互动长桌介绍道:“扫码点一点,芷江鸭的油润、靖州杨梅的酸甜,这些地道的怀化非遗美食,就能送到眼前。”

       在现实生活中,创意产业本身有不同的说法,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提法也是不一样的,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提的是版权产业,英国、新西兰、新加坡提的是创意产业的概念。目前,采用文化创意产业的这么一个提法的主要集中在中国,发展顺序依次是台湾、香港、上海和北京,北京的起步虽然比较晚,但是凭借着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天子脚下的独特优势,文化创意产业已经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
       文化创意产业是适时而生,顺势发展的。创意产业为什么会得到全社会的重视?是因为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全球性的布局调整,西方国家率先面临着加工业的衰败,那么衰败完了以后,城市要发展,地区要发展,他们就把发展的目光投向了创意产业,也就是高薪知识产权这么一个行业里面。
       全球的文化创意产业因社情不同而特点各异。各国的创意产业发展都有各自的特点,比如说德国、法国、意大利欧美发达国家把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与其制造业的传统优势相结合;而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把制造业作为特点,科技的特点与时尚的消费、动漫结合起来;美国主要以版权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作为创意产业的核心。
       五溪非遗园的特点,一是数字化非遗体验‌,通过VR、AR等技术打造42个沉浸式项目,包括AI民俗换装、燕尾龙舟体感竞速等互动环节,让游客以科技方式感受非遗魅力。
       二是多元业态融合‌,包含“一场一馆一空间”三大板块,户外非遗广场是举办节庆活动和民俗展演‌‌;室内数字体验空间是设有触屏互动、非遗美食展示等‌‌;研学工坊是提供刺绣、印染等传统技艺实践课程‌‌。
       三是创新消费模式‌,联动全市5000余家商家,推出“玩非遗·赚积分·享怀化”积分兑换体系,形成文旅消费闭环。
       四是活态传承与产业结合‌,通过“技艺传习—文创开发”产业链,推动非遗商业化,如侗锦织布、雕花蜜饯等项目的展示与销售。

       怀化五溪非遗园通过科技与传统文化融合,展现了多重社会价值,一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园区以“非遗+科技”为核心,运用AR、全息投影等数字技术,让游客深度参与侗族织锦、竹编等传统技艺的互动体验,既保留了非遗的原真性,又赋予其现代活力。例如,游客可通过“电子织布机”亲手编织侗锦,或参与体感空间的龙舟竞速游戏,实现传统技艺的数字化传承。
       二是经济效益与文旅融合。试运营期间(2025年5月),园区接待游客近1.5万人次,实现营收约23万元,展现出非遗文旅的巨大潜力。通过“文化+科技+旅游”模式,园区成为湖南省首个沉浸式非遗数字场馆,推动了非遗项目的市场化运营。
       三是公众参与与教育价值。园区设有研学工坊和“玩赚享”积分系统,面向青少年及亲子家庭开设手作体验课程,游客可通过互动参与积累积分兑换非遗商品,增强了公众对非遗的感知力与参与度。此外,园区还通过动态捕捉、数字建模等技术构建交互空间,使游客在体验中学习非遗知识。
       四是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作为怀化国际陆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溪非遗园已成为展示当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获评“2 025年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优秀案例”,并推动非遗与现代商贸物流融合发展,助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

       怀化五溪非遗园通过科技赋能、文旅融合和国际交流等方式,对怀化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一是科技赋能非遗传承。园区利用VR、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非遗体验空间,游客可通过互动项目(如数字非遗藏品发行、虚拟侗寨游览)直观感受侗族织锦、竹编技艺等非遗文化。截至2025年7月,园区已吸引超15000人次游客参与互动体验,日均接待量达3000人次以上。 ‌‌
       二是构建文旅消费新业态。园区创新“玩非遗赚积分”模式,游客通过扫码参与燕尾龙舟、非遗美食等互动项目可获得积分,积分可直接抵扣园区消费或兑换文创产品。这种“技艺传习—文创开发”产业链模式,有效促进了非遗资源与商业结合,带动区域文旅消费升级。 ‌‌
       三是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依托怀化国际陆港优势,园区计划通过多语种宣传片播放、境外商场快闪店设立等举措,将非遗推向国际市场。2025年5月启动的“非遗出海·经贸同行”行动,已促成怀化非遗与RCEP经贸博览会等国际平台的联动,助力文化出口与经贸合作同步发展。 ‌‌
       四是完善非遗保护体系。园区通过数字化记录工程(如10名国家级传承人数字化建档)、出版非遗专著等方式,系统保存文化遗产。同时建立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年培训超千人次传承人,形成“保护—传承—创新”的生态链,为文化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

       怀化文化创意产业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政策支持,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是文化资源与产业融合。怀化拥有侗族大歌、苗族银饰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及洪江古商城、高庙遗址等历史文化遗迹。通过“文化+生态+产业”融合模式,文旅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2025年计划实现产值突破4000亿元。 ‌‌
       二是科技赋能与创新模式。五溪非遗园通过AI换装、互动体验等科技手段吸引游客,2025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近1.5万人次,营收约23万元。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地方高校培养了数字媒体、非遗传承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为产业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
       三是政策与市场协同。怀化市制定《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将文化旅游列为三大核心产业之一,并推出系列扶持政策。2025年计划培育2个千亿级产业,形成6个超300亿级产业集群,招商引资重点向文化旅游领域倾斜。 ‌‌
       四是消费场景创新。通过“非遗+文旅”消费模式,如麻阳花灯戏演出、非遗文创产品开发等,2025年春季赏花活动吸引游客15.98万人次,拉动消费4500万元。非遗园的“玩非遗·赚积分·享优惠”机制正推动全产业链融合。 ‌‌(记者/续炳义,媒体人、江苏大学特聘教授、海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
上一篇:“箱通四海·包容天下”,由箱包产业看怀化的产业布局与创新发展
下一篇:走进展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及实际成效的怀化国际陆港参访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hnwhrzx.com 海内外资讯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