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在一起

与马来西亚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YB郑立慷在一起

与马来西亚前新闻、 通讯及文化部副部长王赛之在一起

马来西亚前驻华特命全权大使拉惹·拿督·努西尔万在北京给侨商拜年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来西亚特命全权大使欧阳玉靖在一起

与第18任马来西亚上议院(Dewan Negara)主席,第8任森美兰州务大臣丹斯里莱士雅丁等在一起

“创业中华 侨兴辽宁”2025侨商辽宁行活动在大连拉开帷幕

发布时间:    浏览量: 145592   来源: 海内外资讯
 (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国际华文媒体联盟记者、海内外杂志社记者辽宁大连报道)2025年9月15日-9月18日,由辽宁省归国华侨联合会、辽宁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中共大连市委统战部、丹东市委市政府主办,大连市侨联、大连金普新区党工委、大连市商务局、丹东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丹东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承办,普湾经济区党工委、金普新区侨联、丹东市文旅广电局、丹东市经济合作发展服务中心协办的“创业中华 侨兴辽宁”2025侨商辽宁行(大连、丹东)活动在大连拉开帷幕,辽宁省侨联领导、海内外侨商、特聘专家、辽宁省侨联商协会代表、大连市委、金普新区管委会、市商务局、市侨联、普湾新区领导及大连侨商侨企、丹东市委、市政府领导、市民宗局、市侨联、市侨商会代表及相关市直部门负责人、新闻媒体及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陆地面积14.87万平方公里。全省下设14个地级市和沈抚示范区,共有100个县(市)区,常住人口4182万。 ‌
       辽宁地处环渤海和东北亚经济圈核心地带,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和枢纽。其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华北与东北的关键区域。 ‌   
       作为中国重要工业基地,辽宁拥有40个工业大类中的全部类别,涵盖装备制造、原材料、国防科技等领域。首艘国产航母、航母舰载机等“大国重器”在此诞生,集成电路装备产业为航天、航空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关键材料。 ‌
       辽宁是全国率先实现陆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截至2024年末,铁路营业里程达6825公里(含高速铁路2213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409公里。港口年吞吐量达7.5亿吨,拥有沈阳、大连等8个民航机场。 ‌
        全省有高等院校114所,每年培养毕业生超30万人。拥有中科院驻辽科研单位6家、两院院士58名,全国重点实验室21家,科研实力雄厚。

       辽宁省基础设施建设保持快速发展,2025年投资总额突破3.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7%,其中绿色交通、智慧能源、数字城市等新兴领域占比超60%。 ‌
        2025年9月,沈阳和平湾生态科创示范区项目提前10个月完工,总投资360亿元,采用“社会投资人+EPC”模式,实现融资与收益自平衡。该项目包含5万平方米绿地和科技感建筑群,成为沈阳首个百亿级央地合作项目。 ‌
       2025年9月底前,京哈改扩建、本桓等高速公路项目将建成通车,全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连续突破500亿元、600亿元、700亿元大关。 ‌
       政府通过“一竿子插到底”资金直达机制,优化工作流程,2023年安排3.5亿元支持重点项目前期费用,储备超9万亿元投资项目。财政部门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等制度,确保资金规范使用。 ‌
       沈阳秋季开工的171个重点项目中,产业类项目占比66.7%,总投资超1300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50-100亿元项目3个,推动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新质生产力发展。

       辽宁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40万至50万年前的营口金牛山猿人遗址,并与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齐名。 ‌
       辽宁境内发现112处红山文化遗址(距今约5500年前),其中牛河梁遗址拥有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等建筑群,展现了北方原始文明的雏形。夏商时期,辽宁已使用青铜器并发展畜牧业;东汉时期,公孙氏、高句丽等势力在此争雄。 ‌
       契丹建立辽国后,辽宁成为农业重镇;金朝时期,冶铁、制瓷业兴起,鞍山、抚顺等地成为工业中心。元代,辽宁成为“边户数十万,耕垦千余里”的富庶地区。 ‌
       17世纪,努尔哈赤在此建立后金政权,后发展为清朝发祥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辽宁成为抗日斗争核心区域,辽沈战役后全境解放。 ‌
       辽宁文化兼具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特色,红山文化、青铜器制造技艺等体现了早期文明融合。清代宫廷建筑(如沈阳故宫)与民俗文化(如满族萨满祭祀)至今影响深远。

       辽宁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呈现融合创新、业态升级的态势,2024年全省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28.1%,旅游收入增长25.9%,文旅消费场景创新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 ‌
       首先是工业遗产活化与文旅融合强势发展。沈阳铁西区1905文化创意园通过“工业遗存+艺术展览+沉浸式体验”模式,形成工业记忆—创意设计—衍生品开发产业链,带动周边消费增长,实现“锈带”变“秀带”的转型升级。 ‌
       其次是新业态培育与消费场景创新比较活跃。G228沿海公路自驾旅游联盟整合沿线资源,推动区域文旅经济协同发展;沈阳中街打造“透明直播间”,实现“逛吃购娱”实时直播转化;盘锦红海滩开发“湿地碳汇研学”产品,游客可通过认养碱蓬草生成个人碳账户。 ‌
       再次是品牌建设与精品线路打造比较突出。2024年新增20余个国家级旅游品牌,如大连长山群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出“山海传奇G228环渤海自驾之路”等精品线路,进一步提升了辽宁文旅品牌影响力。

       辽宁省2025年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收入增长稳健,1-8月全省财政收入达2076.9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沈阳以578.9亿元稳居榜首,大连以539.9亿元紧随其后。锦州增速14.2%位列第二,丹东增速10%排名第四。 ‌
       二是小微企业扶持成效显著,政策性融资担保助力突破抵押限制,全省新增融资担保业务320亿元,同比增长50%,惠及3.6万户小微企业。科技型小微企业获85亿元担保支持,同比增长34%。增值税减免、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文旅产业带动就业增长。
      三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2%,光伏产业投资48亿元,单晶硅片产能跃居东北第一。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高附加值产业链持续壮大,临港工业税收贡献率提升至41%。 ‌
       四是区域发展协同推进,沈阳、大连双核驱动格局深化,沈阳总部经济贡献显著;锦州通过陆海新通道实现货物吞吐量增长19%;丹东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67%,边民互市贸易区日均交易额突破3000万元。 ‌
       总体上看,当前经济增速呈现波动,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3.3%,但制造业增长乏力,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记者/续炳义,媒体人、江苏大学特聘教授、海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
上一篇:80多位侨商代表齐聚大连共研发展大计
下一篇:(N.L.C)北京·国际文化艺术交流荟在塑三书屋圆满落成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hnwhrzx.com 海内外资讯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