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06-17 11:24:00 浏览量: 105855 来源: 海内外资讯 沿着秀美的蓬江河漫延的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依水而兴,因侨而盛,是中西文化交汇之地、城市文脉之根,升腾起一岁又一岁烟火气,孕育着一代又一代侨乡人。 2023年初,因电视剧《狂飙》热播,汹涌而至的人潮让该剧取景地长堤历史文化街区“火出圈”。“强盛小灵通”的店面、“旧厂街”的骑楼和市场、“京海人民会堂”的建筑群……《狂飙》打卡攻略遍布这片百年街区,撩起人们的热情,探索那一条条老街巷、一座座老建筑背后的故事。 启明里,落叶要归根 乡愁,总与距离有关,如一根跨越时空的无形的线,一端系着游子,一端系着故乡。 位于江门长堤历史街区东段(位于江门市蓬江区)的启明里,便是五邑华海外乡亲安放乡愁的理想栖息地。 百年前,游子漂洋过海,都有落叶归根的愿望。他们挣了钱,总惦念着那方故土,或寄回银钱,或衣锦还乡。于是,南粤大地上的侨乡,无论是都市街区,还是城郊乡村,忽如一夜,碉楼侨宅处处兴。20世纪二三十年代,掀起了华侨回乡建房高潮。启明里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成的。 20世纪初,五邑侨乡各地农村常有盗匪骚扰,因而带着乡愁归来的五邑侨胞,选择了社会治安较好的江门及其近郊(现蓬江区旧城区一带)安居乐业。1914年,当时旅居新西兰的五邑华侨集资组建集成置业公司,在江门石湾村(现蓬江区石湾直街)附近购置地皮做好规划,出资的华侨各选宅地建屋,余下的楼房则卖给同姓或同乡的海外乡亲。其中,华侨黄黎阁首建了一憧四座三层楼房,取名为“启明楼”(现启明里39-42号),这片地区也由此得名“启明里”。随后,归侨相互介绍在这里购地建房,直到20世纪30年代,这一区域共建设了近60幢独立房屋,其中超过50幢是侨房,成为江门华侨华人乡愁的载体。作为江门早期华侨聚居地之一的启明里就是这样形成的。 穿过启明里的门楼,便踏入一条“时光巷子”,期待邂逅一场浪漫的时光之旅。 踏着青石条路,轻抚青砖间的白色缝隙,便撞入这颗南海明珠的浩瀚历史画卷里。青砖墙面镶嵌着一面铜刻画:江门历史起点的烟墩山、蓬莱山……恍惚间,仿佛回到了20世纪初的江门。 当年的启明里布局井然、错落有致,且整个区域采用围墙区隔形成封闭管理,还建有更楼、水井等设施,形成一片独特的住宅小区。启明里的房屋是中西合璧的风格,一楼采用岭南特色的趟栊门、灰雕等建筑元素,楼上阳台,多见西式圆柱、拱券。这些房屋大多是两三层的,有的是青砖木梁结构,有的是钢筋水泥结构。房屋的建筑材料,也大多是华侨从海外采购回来的。 有道是:“海水到处,便有华侨。”普遍认为,这句话是指华侨华人如蒲公英一样散布世界各地。然而,我以为这句话也适用于当年的启明里。也许是华侨天生与水有缘,他们当初对启明里的选址也与水有关——启明里毗邻蓬江河,蓬江河孕育了这一带的繁华。自明朝以来,启明里附近的墟顶、长堤一带,一直是江门墟市码头所在,商旅繁盛。 启明里的沉寂,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那些被时光打磨逾一甲子的房屋,日渐破旧,水电等基础设施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居住环境不似从前,原住民陆续搬离。离了人气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愈加破败。 所幸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江门被赋予了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的历史使命,百年侨村启明里得以涅槃重生。 近年来,启明里在“民生为先、修旧如旧、活化利用、记住乡愁”理念下改造升级,完善了地下基础建设,翻新了历史建筑外立面,重修了青石条路,引进了饮食、文创商铺等。焕然一新的启明里,渐渐热闹起来,唤醒了这座百年侨村的烟火气。 “一户一故事,一巷一主题。”启明里每间华侨屋的故事,都记载在门前的牌碑上——三代同堂的“平安喜乐屋”,屋主夫人痴等40年的“金婚屋”,日日陪伴孩子早读的“晨读屋”,托人带资回乡建房、聊解桑梓情的“桑梓屋”,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主任黄嘉佑的“鸿儒屋”…… 一门牌,一故事,将这片历史珍遗串成昔日的辉煌和今日的蝶变。 江门长堤,烟火人间 踏着凹凸不平的条石路,往西北方向的京果街走去,一片低矮破落的小民房映入眼帘,这就是墟顶街,江门的“城市原点”。 很久很久以前,墟顶就是“江门”,“江门”就在墟顶。 这个故事要从一段“三十三级台阶”说起。“三十三级台阶”乃明初所修的红砂岩石阶,宽三米,夹于两旁旧民居之间,南北蜿蜒而上,连接着兴宁路和京果街,又称“水埗头”或“级级石”。这里原为蓬江河的过渡埗头。元末明初,江门的先辈在蓬莱山西山坡上开辟了一个墟场,就是江门墟,又因地势较高,被称为“墟顶街”。水埗头是趁墟者进出墟场的主要通道。今兴宁路、仓后路、长堤一带在当时是蓬江河面,趁墟的人需划船而来,船停靠在水埗头下河岸边,然后顺着“三十三级台阶”将货物运往墟顶,在岸上摆摊设店。历史上水埗头有一闸门,上刻“江门”二字,作为“江门墟”的标志,闸门两旁有对联“一条大道通南北,两旁小贩卖东西”。 昔日的江门墟繁盛景象,可从明代大儒陈白沙留下的不少赞美诗篇窥得一二:“十步一茅椽,非村非市廛。行人思店饭,过鸟避墟烟。日漾红云岛,鱼翻黄叶川。谁为问津者,莫上趁墟船。”他的这首诗描述了江门墟的由来和趁墟日的场景—— 我们的先辈在墟顶街一带用茅草架搭起了店铺,开辟了一个叫“江门墟”的墟场,它既非村落,也未达到商肆集中的地步。趁墟者大多都是扒艇或乘搭墟船而来,经水埗头上岸交易。在墟场饿了要寻食店一点都不难,这里有不少食店。每逢墟日,墟上空烟云缭绕,浓重得连过鸟也懂得要回避。墟场人头云涌,在日光的照射荡漾中映红了整个墟场。买卖的主要有海鲜、毛鸡、生猪、猪苗、缸瓦等日常所需商品,特别是海鲜,比铺满地上的黄叶还多,货源像河川一样川流不息,这是哪里来的呢?请君去问停在水埗头的渔船和趁墟的船主吧。 昔日的江门墟便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够嗮市井、够嗮接地气”。这份市井气就藏在“京果街”“卖鸡地”“打铁街”“缸瓦地”等墟顶大小街巷的名字里。 17世纪时,墟顶之南发展了新街区,设置了簪花街、丰宁街、大兴街、新华街、新市街等十几条街,扩展成为有商店有作坊的集镇,统称为“新市”。其后,新市继续向东南方向延伸。至清代,墟顶成为江门政治商务中心,孕育了江门城市雏形。 清朝末年,江门通商开埠,在西学东渐的潮流影响下,一代代五邑华侨在长堤乘船出埠、远赴重洋艰苦奋斗,寄回一张张饱含乡情的“侨批”。而后一代代漂洋过海外出谋生的“金山客”登埠返乡、落叶归根,带回毕生积蓄回乡建房。 20世纪10年代起,广州推行城市市政建设,大兴骑楼建筑街区之风,这股风潮吹向江门等周边城市。1920年起,一身洋气的骑楼在蓬江河北岸一带次第兴起。1300多幢骑楼,参差错落毗连一起,形成十里长堤。这些绵延数千米的骑楼建筑,既有东方传统风格的浮雕、满洲窗,又有西式的罗马柱、各种精巧的雕花壁画,形成了独特的侨味风格。“骑楼林立、商贾络绎、烟火稠密”是当时十里长堤兴盛景象的写照,洋货行、金银铺、酒楼、米铺、当铺林立,商旅繁荣,时有“小广州”之称。 那些曾经下南洋闯金山的归乡人还带回国外先进技术和艺术视野,让这片故土诞生了多个“中国第一”:中国第一条侨建民营铁路新宁铁路、中国最早的海关之一江门海关、中国最早的华侨村落、中国近代最早的西医机构仁济医院等。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随着江门城区发展提速,商业中心不断北移,墟场渐废,长堤早已不复当日繁华。可喜的是,浓浓烟火气依然在百年骑楼廊下延续。 长期以来,江门市坚持对历史建筑修旧如旧和活化利用,历经百年风雨洗礼,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依然呈现出蓬勃发展、欣欣向荣之势,完整保存着清代至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群,以及百年华侨古村落。这些古建筑群不仅凝固了历史和文脉,也留住了烟火与人情。近年来,长堤历史文化街区还涌现了咖啡、茶饮、轻餐饮等新业态,让这片百年商业老区,既保留着昔日的旧风情,也充满了当今的新时尚,似一幅连接历史和现实的画卷。 为什么是江门?《狂飙》的导演徐纪周这样回答:“从南到北走了一遍,发现江门的建筑、老宅子都很有特点。在这座华侨城市里,很多海外华侨回到这里养老,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很深。” 三五好友一起,从骑楼下经过,在街边吃一盘肠粉,在小馆里吃碗猪脚面,或是泡上一壶陈皮普洱,烟火蒸腾,茶香四溢,写尽通人的生活史诗。 这里,大概就是人间烟火该有的模样。 转自:huaxia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