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在一起

与马来西亚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YB郑立慷在一起

与马来西亚前新闻、 通讯及文化部副部长王赛之在一起

马来西亚前驻华特命全权大使拉惹·拿督·努西尔万在北京给侨商拜年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来西亚特命全权大使欧阳玉靖在一起

与第18任马来西亚上议院(Dewan Negara)主席,第8任森美兰州务大臣丹斯里莱士雅丁等在一起

大儒张载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是海外华文媒体人的永久记忆

发布时间:    浏览量: 142612   来源: 海内外资讯
 (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陕西宝鸡报道)2025年9月11日,由中国侨联指导,陕西省侨联主办,宝鸡市侨联协办,《华商报》社和华商国际传播中心承办的““追梦中华·庚续华夏文脉”2025海外华文媒体陕西采访行在陕西省侨联联络信息部部长雷波的带领下走进宝鸡市参访。来自马来西亚、加拿大、德国、南非、美国、埃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19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以及新华社、陕西日报、华商报等3家国内涉侨媒体参加了此次活动。宝鸡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温宗礼,宝鸡市侨联副主席杨永良,陕西省侨联联络信息部四级调研员王霄鹏等领导陪同参访。
       张载祠(横渠书院)占地18.8亩。它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关学领袖、“北宋五子”之一张载的讲学之地,为关中十八景之一。张载祠前身为崇寿院,张载年少时曾在此读书,晚年隐居后,一直在此设馆讲学,创办书院。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开始在原横渠书院旧址上建张载祠,因书院与祠堂彼  此相连,故历史上一直呈后祠前书院式格局。张载祠(横渠书院)历经元、明、清、 民国,前后共修葺14次。1985年成立张载祠文物管理所,1992年,张载祠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载祠现存建筑物有山门、讲学堂、献殿、正蒙殿、横渠讲堂、碑亭等。院内至今仍保留着6棵千年古柏及50余幢石刻。康熙皇帝御笔“学达性天”牌匾是张载祠的镇馆之宝。2024年被陕西省侨联命名为陕西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张载祠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横渠镇,是北宋思想家张载的讲学地,其前世今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张载祠前身为崇寿院,张载年少时在此读书,晚年隐居时兴馆设教。他去世后,崇寿院被改名为横渠书院。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开始在横渠书院旧址建祠堂纪念张载,形成“后祠前书院”格局。 ‌
        1990年,陕西省文物局批准修复张载祠,采用宋式仿古建筑风格,并恢复大殿、讲学堂等建筑。1998年通过搬迁周边建筑,基本恢复历史规模(15亩)。现祠内保留康熙帝御匾、石碑、古树等,并设有关学思想展。 ‌
       张载祠不仅是关学发源地,还承载着北宋理学思想传承。其“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成为关学核心思想象征。祠内现存7棵千年古松和60米壁画,生动展现张载学术生涯。
       张载这位北宋时期的杰出思想家、教育家,被誉为理学创始人之一。他出生于凤翔郿县横渠镇,字子厚,是位学识渊博、影响深远的学者。其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冯友兰哲学家称为“横渠四句”,简洁而深远,流传至今,赞誉不绝。
       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张载诞生在长安,即今陕西西安。他青年时期便热衷于探讨兵法,后投身于儒家经典“六经”的研究。曾担任过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等职务,后因辞官归隐,回到关中讲学,因此其学派被称为“关学”。然而,在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张载在回家的途中,于临潼病逝,享年五十八岁。

       张载作为北宋理学家、关学创始人,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体现在哲学思想影响,张载提出的“太虚即气”的宇宙本体论,系统阐述了物质与运动的哲学观点,成为中国哲学史上首个以物质运动为核心构建世界观的体系。他的“民胞物与”思想体现了深厚的仁爱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一理念被后世儒家思想所继承。 ‌
       其次是教育与文化传承,张载在云岩县任职期间推行“敦本善俗”政策,通过召集乡民议事、亲授农耕知识等方式传播教育理念,其“学习改变气质”的主张成为朴素教育理论的源头。他晚年设馆横渠讲学,推动关学学派发展,明清时期仍被视为理学经典,其著作《张子全书》成为科举必读教材。 ‌
       此外是政治与社会实践,张载强调“为万世开太平”的治国理念,主张通过变革吏治、关注民生实现社会治理。其“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历代士人追求理想社会的精神标杆,激励了无数知识分子投身社会改革。 ‌
       还有在海外与现代影响,张载的哲学思想不仅在宋明时期备受推崇,其著作在海外也产生广泛影响。现代学者对其“以气为本”的唯物主义宇宙观研究持续深入,关学学派至今仍是关中地区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海外华文媒体传播张载的核心内容是其思想精髓与文化遗产,重点包括‌“横渠四句”‌哲学理念、关学学派创立及现代价值‌。
       核心思想传播主要是“横渠四句”,突出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志向,强调其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以及他的哲学体系,传播其“气本论”“天人合一”等唯物主义思想,对比西方哲学(如笛卡尔)的早期贡献 。

       在学术与文化遗产方面主要是介绍张载作为关学宗师的地位,及其通过讲学(如横渠书院)推动儒学复兴的实践;聚焦其对《周易》《中庸》等经典的创新解读,体现“濯去旧见,以来新意”的学术精神。
       在现代价值与全球意义方面主要是结合当代社会问题(如世界变局等),阐释张载思想对构建和谐秩序的启示;通过纪念活动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记者/续炳义,媒体人、江苏大学特聘教授、海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
上一篇:文化底蕴浓厚的扶风县吸引海外华文媒体的关注
下一篇: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宝鸡面皮产业规范发展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hnwhrzx.com 海内外资讯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