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量:
6669
来源:
海内外资讯
祠内的潮州木雕也精美绝仑,首进的屋架,后座的抱厦和中槽屋架所有的梁枋、柱间诸穿、插构件都饰以玲戏剔透的潮州金漆木雕,显示出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来。
潮人俊彦陈旭年(1827—1902年)又名毓宜,清代海阳县上莆都(今潮安县彩塘镇)金砂乡人。早年丧父,少时家境贫寒。贫穷和屈辱使年仅17岁的陈旭年决意出详谋生。清宣宗道光工十四年(1844年),身无分文的陈旭年冒险躲进开往马来半岛的红头船,只身来到柔佛国(现马来西亚的柔佛州)。起初,他和众多潮籍乡亲在原始森林里披荆斩棘,开山垦荒,饱尝人间艰辛,后改以贩布为业。之后柔佛苏丹出现经济危机,而他因发现新锡矿受到嘉奖。
陈旭年致富后结识柔佛贵族阿布加(华侨称他为天猛公,据传其母是潮州人)并与他结拜为兄弟。这个会讲潮州话的贵族于1862年继任柔佛苏丹。1864年,他把境内10个港口交给陈旭年管理。陈旭年39岁时,成为马来半岛上最大的港主。陈旭年的家乡俗称砂陇,因此他在柔佛首府新山最大的一个港口被人称为老砂陇港。1868年起,陈旭年成为南洋最著名的富商,被柔佛苏丹封为“甲必丹”(华侨领袖),授予“资政”头衔。至今柔佛新山有条“陈旭年街”,便是为了纪念他的功绩。
随着事业的发达,他逐步把事业重心南移至大规模开发中的新加坡。清穆宗同治七年门(1870年),陈旭年折资在家乡金砂斜角头,兴建“从熙公祠”,陈旭年从柔佛移居新加坡时,从潮州请去工匠并运去原材料,按从熙公祠的现格和式样,在克里门梭路和摈榔路间建成“资政第”。
1984年6月,新加坡以这座当地仅存的潮式古建筑物理图印发了邮票。这不仅是陈旭年家族光荣,也使华人引以自豪。该建筑物现为救世军公益设施,免费向公众开放。从熙公祠与资政第在东南亚都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资政第被新加坡列为“国家第五古建筑”,从熙公祠也现也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其精美绝伦、堪称鬼斧神工的石雕,故宫博物院曾想收藏。1995年新加坡拍摄电视连续剧《潮州家族》也专程到从熙公祠取景。
郭丰源先生所筑淡浮院,在故土潮州有一,在泰国有一。郭先生本生于泰国华侨之家,由于弃欲守静,助人为乐,博得泰王皇室敬重。在泰国,泰王赐其土地允许他建私人别墅,他却不图个人享受于1993年建成一座珍藏文物典籍的淡浮院。后来,郭先生又萌生在故土潮州也建一座淡浮院的愿望。眼前坐落在潮州砚峰山的这一座淡浮院于1996年开工,已建成对外开放。这里林壑幽美,景色宜人。进入院中,迎面有一座巍峨石碑坊耸立其间,正中悬有一块硕大匾额:“东粤菁华”是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所提,望去气势磅礴。
坐落在砚峰山麓,颇具古色古香风韵的淡浮院,坐东面西,依山傍水,朝迎晨曦晚待落霞,前面是碧绿的夏湖,砚峰拱日,风景尤佳。郭丰源先生早年在泰国把钦赐的花园建成“华厦文物博览淡浮院”,晚年又不忘“天下华人盼一统” 的宗旨,带头捐资倡建潮州淡浮分院。
盛唐时代,被贬至潮州任刺史的韩愈有诗《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记录了潮州人食鲎、蚝、蒲鱼、蛤、章举(章鱼)和马甲柱、蛇等数十种肉食类品种,并懂得以咸与酸、椒与橙等调味。由此可见,当时的潮州人已有相当水平的烹饪技艺。中原饮食文化与本地饮食的融合,形成了这一独特菜系。
唐代以后的宋、元、明代对潮州菜烹调技术和餐具器皿都有记载。至清末民国初,潮州作为新兴的通商口岸而崛起,国内外商贾云集,市场繁荣,酒楼菜馆林立,名师辈出,名菜纷呈,潮州菜进入了一个飞跃发展的时代。
潮州菜的特点、特色以烹饪海鲜见长,这在海外的传播也更优势。潮州小吃约有230多种,口味酸、甜、咸、辣皆有,为潮州人所喜爱而易于制作,也为海外的传播的一大必然优势。
未完待续:(资料来源: 作者: 圣徒)